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婉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婉瑩

圖片來自社企民間高峰會
性質    資深新聞工作者

陳婉瑩(Ying Chan),汕頭大學長江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前總監,資深新聞工作者。汕頭大學教授、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兼任港大教授、美國南加州大學新聞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國際電視權威大獎PEABODY評委,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1]

生平

1970年代畢業於香港大學,時為學生運動領袖,港大學生報《學苑》主編。1995年獲尼曼獎學金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1997年,獲國際新聞自由獎[2]2000年2月,陳婉瑩受聘爲香港大學新聞學教授,創辦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及碩士課程,首創港大新聞學課程,5年間畢業生遍佈中外媒體。回港就任前,她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客座教授、紐約市自由論壇傳媒研究中心學者及哥大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2003年2月出任長江新聞學院創院院長,兼任港大教授、美國南加州大學新聞學院客座教授。2004年獲邀出任美國權威電視Peabody大獎評委。[3]

記者生涯

1990至1997年間,陳教授在行銷70多萬份的美國第一大地方報紙《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任資深記者,曾冒着生命危險完成國際性華人偷渡問題系列報導,贏得了多項全美新聞大獎。此前,陳教授在美國華文報紙工作,歷任多家大報總編輯、採訪主任、專欄作家及記者,督導及撰寫有關中美關係、美國時政及移民政策的報導及評論。1995年,獲選為哈佛大學尼曼基金訪問學者。她曾任美國NBC電視網絡新聞部編導,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 台顧問,其獨立製作有關華人移民在美苦況的紀錄片多次入選國際電影節。

1996年間,陳教授和《亞洲周刊》的台灣特派員合作,報導國民黨高官捲入美國政冶獻金醜聞而被起訴刑事誹謗罪,得到全球新聞界聲援,結果獲判無罪。陳教授抗辯該案捍衛新聞自由,獲1997年國際新聞自由獎。 該案的判例被稱為亞洲新聞史的里程碑。[4]

獲獎概況

1996年間,陳教授和《亞洲周刊》的台灣特派員合作,報導國民黨高官捲入美國政冶獻金醜聞而被起訴刑事誹謗罪,得到全球新聞界聲援,結果獲判無罪。陳教授抗辯該案捍衛新聞自由,獲1997年國際新聞自由獎。 該案的判例被稱為亞洲新聞史的里程碑。

研究方向:國際新聞和跨媒體傳播。

  • 人民網傳媒頻道-陳婉瑩專欄
  • 人民網傳媒互動專家在線:陳婉瑩:新型傳媒院校與21世紀新聞教育[5]

影片

【自由風自由PHONE@20150114】陳婉瑩:應改變特首出任大學校監傳統

參考文獻

  1. 陳婉瑩,百度百科
  2. 1997 Press Freedom Awards
  3. 長江新聞學院創院院長陳婉瑩. 2008-11-03 [2009-10-03]. 
  4. 陳婉瑩,百度百科
  5. 陳婉瑩,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