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志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志海

圖片來自中大通訊
國籍    加拿大

學歷    香港大學法律系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出生    1954年

性質    執業大律師

陳志海,QC,SC(英文:Warren Chan,1954年[1]

簡介

中國香港人,在香港回歸前1994年獲委任爲英女王御用大律師(1997年香港回歸後稱爲資深大律師),嶺南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亦是香港大學名譽大學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2]

榮譽院士

陳志海先生是當今香港一位備受敬重的資深大律師。在業界他的聲名顯赫,表現出色。他的成功和他的奮鬥經過,不單是法律界的一段傳奇,而其憑著知識走出貧困,靠著自身不斷的努力、憑著鬥志和堅毅克服困難,從街童變成「大狀」、從屋村搬到山頂的成功之路,更是「獅子山下」一個自強不息、激動人心的故事。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是陳先生時常勸勉青年、鼓勵後進的一句話。陳大律師出身於貧寒之家,少時在深水埗長大,半工半讀,為生活而奔走,讀書時間有限,故此學業成績平平;幸而在中學畢業之後,得以進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主修歷史。從此一入知識之侯門,如魚得水;欲窺學問之堂奧,無書不樂。求知的欲望遽然增強,向上的動力亦陡然激發。他開始對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發生濃厚的興趣,並且積極探研思考的方法和各種哲學的議題。據他自言:在中大崇基的一年,是他人生中最快樂和充實的校園生活,是他從「讀書人」轉變成為「知識份子」的地方。然而,在此期間,他也開始對自己的前途有著新的憧憬和盤算。在中大歷史系讀完一年之後,他以自修生身份及優異成績考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雖然初時他自覺英文程度較之來自著名英校的同學稍為遜色,但他發憤圖強,焚膏繼晷,晝夜苦讀,以無比的毅力和堅強的鬥志,博覽群書,精研案例,結果名列前茅。他完成港大的法律課程,並且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唯一的一級榮譽生畢業。陳志海憶述當年的艱辛,說:「做人遇到困難,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依賴別人幫忙,而應該從艱苦中學會變通和向上爬的精神;這樣才能讓你擁有一個更成功得人生。相反,如果天生富足,做人很容易失去動力,這樣反而對年輕人的成長有害而無利。」陳氏嘗言:「千金難買少年窮!」他把貧窮睏乏變成激發向上的動力,這是陳志海的由衷之言,也是他的親身體驗。

畢業的那一年,陳志海獲取在香港執業的大律師資格。數年後,即一九八三年,他又在英國取得大律師資格,其後,於一九九四年,他更被委任為英女皇御用大律師(現稱資深大律師)。不但如此,他也關心弱勢社群,為民發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尊重。然而,這位「名大狀」並不喜歡拋頭露面及社交應酬,工作之餘只喜愛讀書和享受家庭之樂。

陳志海對香港和內地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教育,十分關注,認為香港和內地都需要培養更多優質的律師,以應付急劇變動的經濟和矛盾增加的社會。在他而言,攪好法治和辦好法律教育,是中國現代化最大的挑戰。正因如此,出身港大法律學院的陳志海,也積極支持北京的清華大學法律學院,並幫助中文大學籌建法律學院。二零零四年,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成立,得著陳志海大律師很大的幫忙。除了捐款支持,陳先生又盡心出力,多方協助;透過陳先生的幫助,中大法律學院獲得關祖堯律師事務所與執業律師徐嘉儉先生捐贈的書籍,成為中大法律圖書館重要的館藏。二零零七年,陳先生再次捐款支持中大法律學院,並且捐資幫助歷史和哲學兩系課程的發展。陳先生一直以來對中大法律學院關愛有加,而其不忘本源的個性、關心人文的胸懷,以及提攜後進的仁風義舉,都值得我們衷心的欣賞和敬佩。[3]

經歷

陳志海1954年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馬頭圍廉租屋出身[1],小學就讀馬頭涌官立上午小學,中學入讀利瑪竇書院(中一至中二)、九龍塘模範英文中學(中三至中五)[4]以及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預科)[5]

少年時期長時間流連於深水埗石硤尾一帶,常於中學同學結伴玩樂;小學至初中時期成績不太理想,甚至「吊車尾」,又出去過南海紗廠工作(半工讀)、當過雜工。直至去到中三那年,他遇到了心儀的女生,認為自己要夠才華方配得上她;再加上他看到書籍《敏兒苦學記》,兩個事件令他決定苦讀,追求學問。會考考護1A1C4D的成績,之後獲得京力士先生取錄並入讀銘賢書院,完成預科課程。[6]

經過幾年奮鬥,他成功升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歷史系。但他認為歷史系前途有限,於是便在當夜校教師的同時苦修英文,最後以自修生的身份入讀香港大學法律系,更加在三年後以全級唯一的一級榮譽生畢業。[7][8]

港大畢業後,他得到法學士學位,一年後獲得法學專業證書,更加取得執業大律師的資格。五年後,他得到英國大律師資格;亦先後在澳洲維多利亞最高法院、新加坡最高法院和美國紐約獲得執業資格。1994年,他更加升為英女王御用大律師(即現在的資深大律師銜頭)。[9][1]

陳志海雖然身為資深大律師,但很少接觸政治,亦曾經在龔如心遺產爭奪事件之中代表王廷歆一方的律師[8]。相反,他對於香港與中國法律教育發展非常關心,曾經極力支持清華大學法律學院,亦幫助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法學院,促成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於2004年的成立。陳亦曾經是清華大學法律學院慈善基金託管人。[2][7]

個人生活

1977年,陳志海以港大一級榮譽生畢業,他即與中三那年令自己力求上進的女生結婚,婚後有兩名子女。[1]

1987年,他一度移民到加拿大。三年後回流香港。[1]

與法律界人士的關係

他的師傅是英女王御用大律師,資深大律師李柱銘[1];師公是余叔韶[1]。他的徒弟衆多,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是其中之一。

著書

  • 《All Kinds of Everything: From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World History (Second Edition)》, Published by Red Publish:2015,ISBN:978-988-8380-00-8
  • 《美國另外的一面 (從1898開始) (第三版)》青森文化出版,年份:2020年,ISBN:978-988-8664-82-5
  • 《中華文明圈:從中華王朝看世界》紅出版(青森文化)出版,年份:2020年,ISBN:978-988-8664-34-4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1.6 洗麗婷. 品味蘋果:李柱銘徒弟,從廉租屋住上山頂治,精英大狀用腦撐民主. 蘋果日報. [202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2. 2.0 2.1 香港大學. 陳志海先生- 名譽大學院士 - HKU. [202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3. 榮譽院士陳志海先生讚辭,webcache
  4. 陳志海. 古今中外 從中華文明看世界(第二版). 青森文化. 2014年. 
  5. 陳志海. 美國另外的一面 (從1898開始) (第三版). 青森文化. 2020. ISBN 9789888664825. 
  6. Yahoo!新聞. 資深大狀陳志海 分享奮鬥那些年. 2015-10-15 [2021-07-28]. 
  7. 7.0 7.1 榮譽院士陳志海先生讚辭 (PDF). [2021-07-28]. 
  8. 8.0 8.1 明報加東網. 字裏行間﹕勤奮肯學 何懼起跑線?. 2016-01-20 [2021-07-28]. 
  9. 榮譽法學博士陳志海資深大律師贊辭 (PDF).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