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陶濤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陶濤,女,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人物履歷

工作經歷

  1998年就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9-2001.2,英國倫敦經濟學院,訪問學者。

研究成果

著作

  陶濤編著:《國際貿易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2月。

  陶濤編著:《國際經濟學(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陶濤著:《全球化下的中國對外貿易:理論與實證》,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年7月。

  王躍生、陶濤等著《國際資本流動:機制、趨勢與對策》,中國發展出版社,2009年10月。

  司徒永富、陶濤編著《金融海嘯對中港兩地的影響》,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陶濤:《國際貿易教程》,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

  陶濤:《國際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陶濤:《國際經濟學》(繼續教育教材系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陶濤:《論日本的金融行政日本金融管制的成敗》(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資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胡堅、陶濤:《日本金融:危機與改革》,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梁雲祥、陶濤:《對沖基金的神話及其破滅》(編著),新華出版社,1999年。

  陶濤:《國際貿易實務》(編著),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

期刊論文

  梁雲祥、陶濤:「中俄關係的歷史演變與未來趨勢」,《學術前沿》,2018年11月上。

  李廣乾、陶濤:「電子商務平台生態化與平台治理政策」,《管理世界》,2018年第6期。

  陶濤:「後危機時代全球化的新特徵與新趨勢」,《新視野》,2017年第6期。

  陶濤:「日本在新工業革命中的作為和啟示」,《開放導報》2016年第5期,第21-26頁。

  陶濤:「全球經貿規則變化趨勢研究」,《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第68-77頁。

  陶濤、郭宇宸:「跨境電商平台作為新型貿易中間商的理論基礎與現實發展」,《新視野》2016年第2期。

  陶濤:「日本經濟對中國需求依賴的估算」,《東北亞論壇》2016年第2期,第25卷,P87-96。

  陶濤、李廣乾:「平台演進、模式甄別與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取向」,《改革》,2015年第9期,P63-73。

  李廣乾、陶濤:「中藥現代性與中藥品種保護制度改革」,《管理世界》,2015年第8期。

  陶濤、李廣乾:「平台演進模式與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中國發展觀察》2015年第4期。

  王躍生、陶濤:「世界經濟結構、全球經濟雙循環與中國經濟轉型」,《新視野》2014年第1期。

  李紹榮、陶濤、李卓政:「貿易基礎新釋與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分析」,《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陶濤:「基於一個基本框架的『公共屬性』的多角度分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王躍生、陶濤:「再論FDI的後發大國邏輯:基礎、優勢與條件」,《國際經濟評論》2010年第6期。收錄於夏慶傑主編《可持續的中國對外投資: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

  陶濤、王躍生:「日本對華投資新趨勢與中日行業內貿易結構」,《國際貿易問題》2010年第2期。

  陶濤、李怡群:「外資對中國的市場控制及產業安全」,《國有資產管理》2009年第12期。

  陶濤、李怡群:「外資對中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國企》2009年第12期。

  陶濤:「金融危機對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影響」,《國際經濟評論》,2009年3-4期。

  陶濤、麻志明:「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分析」,《改革與戰略》2009年2月。收錄於夏慶傑主編《可持續的中國對外投資: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

  陶濤、郭研:「企業合同約束機制的中國經驗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8期。

  郭研、陶濤:「企業研發、競爭與資金約束比較:山東與浙江個案」,《改革》2006年第11期。

  葉剛、陶濤:「私有制度をめぐる北京市民の意識變化」,「季刊 東アジアレビュー」,東アジア総合研究所,2006年9月。

  陶濤:「境外創業資本進入中國的制度障礙」,《中國學術研究》,2004年第1期。

  陶濤:「『新經濟』對歐盟經濟增長的貢獻」,《世界經濟》,2001年第12期。

  陶濤:「日本銀行制度研究綜述」,《世界經濟》,2000年第3期。

  陶濤:「大藏省改革和日本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1期。

  陶濤:「存款保險制度在日本金融危機中的角色」,《世界經濟》,1999年第1期。

  陶濤、張德修「論日本企業管理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與適應性」,《經濟科學》,1999年第6期。

  陶濤:「人口老齡化與日本式福利社會」,《市場與人口分析》,1997年第6期。

文集論文

  1.「北京王府井:適應商業發展的新模式」,收錄北京大學聯泰供應鏈研發中心著:《中國供應鏈現狀: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香港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收錄王躍生等主編《CEPA與新世紀的內地香港經濟關係》,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年1月。

  3.「金融自由化是一把雙刃劍」,收錄《大波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衝擊》,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

  4.「日本的金融危機和金融監管」,收錄《金融監管與風險防範》,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財經評論

  「貿易壁壘非解決美國就業良方」《第一財經日報》2017-05-21。

  「日本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面臨危機」《第一財經日報》2017-12-04.

  「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豐田積極求變」,《第一財經日報》2016-11-20。

  「重振日本經濟MRJ被寄予厚望」《第一財經日報》2016-07-11。

  「構建中國主導的全球價值鏈」《第一財經日報》2016-02-21。

  「跨境電商對提升貿易結構作用有限」《第一財經日報》2015-11-03。

  「亞投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表徵」,《第一財經日報》2015-03-26。

  「廣佛同城化:打造珠三角的經濟增長極」,《中國經濟》,2010年8月。

  「中美輪胎特保:近憂與遠慮」,《中國經濟》,2009年10月。

  「全球性『以鄰為壑』可能性不大」,《中國經濟》,2009年8月。

會議論文

  「Japanese FDI in China: efficiency-seeking or market-seeking?」,Japanese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Biennial Conference,Canberra, 2007.

  「中日公司治理變化的比較——是否向特定模式集中」,2005年國際研討會「全球化下的市場經濟制度國際比較」(北京)。

主持課題

  2015商務部十三五規劃前期課題:「十三五時期我國商務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研究」,已結題。

  2015商務部政策研究室應急課題:「我國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的必要性研究」,已結題。

  201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大課題「信息化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子課題「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與政策研究」,已結題。

  201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研究」,已結題。

  2009佛山市十二五規劃前期課題「珠三角一體化建設與佛港澳台新合作研究」,已結題。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06JA790005):「我國引進外資的利用效率研究」,已結題。

  2001年教育部課題人文社科研究項目(01JC790001):「我國風險投資的篩選、激勵和監督機制——代理模型國際比較」,已結題。[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