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陶句題吳雅翁心遠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陶句題吳雅翁心遠堂》是宋朝黎廷瑞的作品之一。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江西鄱陽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年)賜同進士出身,時年二十二。授肇慶府司法參車,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與吳存、徐瑞等遙。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攝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後不出,更號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

因他與吳存、徐瑞、葉蘭、劉昺同屬一個時期,詩風相近,又因都來自鄱陽,因此他們五人被後人稱為「鄱陽五先生」[1]

集陶句題吳雅翁心遠堂

芳洲集校注本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攝本郡教事。其後五年,辭官不出,更號俟庵。於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簡所編的《鄱陽五家集》中。他的生平事跡記錄在《鄱陽五家集》的卷首小傳里。《芳洲集》校注版本以文淵閣《四庫全書·鄱陽五家集》(簡稱為「四庫本」)為底本,以胡思敬輯《豫章叢書》(簡稱「豫章本」)、《全宋詩·黎廷瑞詩》為參校本,並輔以唐圭璋全宋詞》為對校本。

鄱陽五家集

《鄱陽五家集》[2](十五卷),清朝史簡編。史簡字文令,鄱陽人。是編輯其鄉人之詩,自宋末至明初,凡五家。

一曰《芳洲集》三卷,黎廷瑞撰。廷瑞字祥仲,宋咸淳辛未進士,授迪功郎,肇慶府司法參軍。二曰《樂庵遺稿》二卷,吳存撰。存字仲退,延?元年舉於鄉,官至饒州路鄱陽縣主簿。三曰《松巢漫稿》三卷,徐瑞撰。瑞字山玉,號松巢,宋末元初人,嘗為鄱邑書院山長。集末附其從子?詩三十六首,曰《仰山集》,四曰《寓齋詩集》二卷,葉蘭撰。蘭字楚庭,號醉漁,元太常寺禮儀院奉禮郎。明太祖召之,投水死。末附葉德新先生僅存詩一卷。德新名懋,蘭之父也,元時官嘉興路總管。五曰《春雨軒集》四卷,劉炳撰。所錄以詩為主,間亦及詩餘及賦。考五家之中,惟劉炳全集有傳本,已著於錄。其餘四家及所附錄二家,則刊本殊稀,頗賴此刻以存。其詩大都諧雅可誦,非誇飾風土、濫盈卷帙者比也。葉懋為葉蘭之父,而其詩附刻蘭詩後,蓋用《黃庭堅集》附刻《伐檀集》例,於義未允。今移此卷於蘭詩之前焉。

視頻

集陶句題吳雅翁心遠堂 相關視頻

《四庫全書》,究竟有多龐大,能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一部書?
向經典致敬 國圖館藏《四庫全書》元旦露真容

參考文獻

  1. 鄱陽五先生,豆丁網,2011-10-16
  2. 鄱陽五家集裡的藝術世界,新浪博客,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