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雍笈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雍笈牙

中文名 :雍笈牙

出生時間:1714年8月24日

去世時間:1760年5月11日

雍籍牙英語:Alaungpaya;1714年8月24日-1760年5月11日),是緬甸貢榜王朝的建立者(1753-1760年在位),與阿奴律陀、莽應龍並稱為"緬甸三大帝"。

1752年孟族占領東吁王朝的首都阿瓦後,曾向雍籍牙勸降。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貢榜為基地,一舉擊潰孟族大軍的進攻,從此軍威大振,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雍籍牙被擁戴為王。1753年攻占阿瓦後,1756至1757年又連續攻占卑謬、達貢(今仰光)和白古,所向無敵,統一了下緬甸。雍籍牙認識他的權利在於他能否使國家歸於統一,於是不斷北進,終於迫使撣邦各首領臣服與他,雍籍牙繼續東進,攻打暹羅首都阿瑜陀耶,但因受傷撤圍,1760年5月在軍中病逝,年僅46歲,雍籍牙死後長子莽紀覺繼位 。

雍籍牙逝世時,除阿拉干外,已基本上完成了緬甸的統一。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1]

人物生平

起兵建國

雍籍牙生於1714年,自15世紀以來,他的祖先一直是瑞冒縣木梳村的頭人,在當地很有聲望,他的父親是世襲的瑞冒長官。雍籍牙本人年輕時曾經到過阿瓦,見過緬王,頗有些見識。木梳村是個擁有數百戶居民的大村,阿瓦陷落後,雍籍牙就在木梳村招募村民聚眾練兵,並聯絡附近37村首領,共同抗拒孟族的統治。他們組織村民燒毀當地的森林,把木梳村周圍數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一片不毛之地,以便於打擊前來進犯的孟族軍隊,同時,又在村寨周圍用椰子樹和棕櫚樹幹築成堅固的木柵欄防禦工事。木梳村實際上成為牟河-親敦江流域地區反抗孟族統治的一個中心。

東吁王朝覆滅後,"孟族和桂撣族為統治上緬甸展開了競爭"。 王儲和多羅般派遣了三十人的軍隊前來木疏受降,桂撣族的宮裡雁割據稱王,1752年9月,駐守在阿瓦的孟族將軍達拉班勸雍籍牙歸順。雍籍牙召集語詢委員會商討對策。有人提出,可以暫時歸順宮裡雁,以便和桂撣族合作抗擊孟族軍隊。有人則提出,不妨向莽噠喇宣誓效忠,等三十人的孟族軍隊離開時,卻從後面攻擊他們。雍籍牙主張公開抵抗孟族,既不向莽噠喇宣誓效忠,也不歸順桂撣族。最後,會議"全體一致決定他們一定在他的領導下與孟族戰鬥" 。於是,雍籍牙施用計謀,對孟族和桂撣族的使者說:"你們兩位都是為我的歸順而來的,但是你們之間究竟誰征服誰,尚難預料,等以後你們中的一方被降服後,我再決定歸順誰。""言畢,就贈給他們適當的禮物,讓他們回去。" 暗中卻指使桂撣族的軍隊把歸途中的孟族軍隊殺死了。

1752年11月,雍籍牙主動發起進攻,突破孟族軍隊對木梳村地區的包圍,由防禦轉入進攻。到1752年底,雍籍牙的軍隊已控制了牟河到親敦江下游的廣大地區。 雍籍牙的勝利震動了整個緬甸,他的軍隊士氣更加高漲。特別是當他發布文告,號召所有的緬族人起來反抗孟族、解放自己的國家時,緬族的農奴和地方封建主,甚至潰散了的實際由農奴組成的東吁王朝的軍隊,都紛紛歸向木疏,加入了雍籍牙的隊伍。於是,雍籍牙就成了緬族的領袖,從此正式自稱雍籍牙。雍籍牙在緬文中是勝利之王的意思。木疏則成了反抗孟族統治者的中心。1753年6月,雍籍牙定都瑞冒,自稱為"阿朗帕雅"(意為即將成為佛的大王),建立起緬甸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亦稱"貢榜王朝"。

統一緬甸

1754年1月,雍籍牙就已把孟族軍隊驅逐出了上緬甸。他沒有立刻追擊從上緬甸敗退的孟族軍隊,因為他知道孟族統治者還控制着有相當多的人力和物力的下緬甸地區,又有歐洲殖民者的援助。他還需要進一步準備,才能摧毀孟族建立的國家。於是,雍籍牙親自統率水陸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攻占了八莫、孟密、孟養等地" ,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增強了力量。

莽噠喇當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企圖乘雍籍牙在阿瓦立足未穩的時候就收復它。1754年3月,莽噠喇命儲君和多羅般統率水陸軍五六萬人大舉北上,進行反撲。多羅般的軍隊打敗了駐守它落繆的雍籍牙的長子和三子所率領的軍隊,接着包圍了阿瓦,進而攻至接近瑞帽的叫渺。叫渺是伊洛瓦底江的一個港口,在那裡雍籍牙有強大的水軍。在這危急關頭,雍籍牙從首都瑞帽統率軍隊突然發動反攻,一舉擊敗多羅般的水陸軍,乘勝追擊,直下實階。在阿瓦,雍籍牙的次子率軍乘機突圍。包圍阿瓦的王儲的軍隊,撒圍南下至卑繆接應多羅般,雍籍牙的軍隊直追至西彪遵。孟族軍隊一直潰退,損失慘重。雍籍牙的軍隊沿着伊洛瓦底江水陸並進,又收復了整個上緬甸。儲君和多羅般的反撲完全失敗了 。東吁王朝的一些舊臣想趁孟族軍隊受打擊之時,策劃讓摩訶托摩耶沙底波蒂復辟。但是陰謀敗露,廢王和幾百個緬族人被處死。這就使南方的東吁王朝舊臣和緬族封建主對勃固孟人政權不再抱有幻想,他們也不可能再對東吁王朝復辟抱有希望。他們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雍籍牙身上。

雍籍牙得到東吁舊臣和各地封建領主的支持,力量迅速壯大,迅速南下,勢如破竹。1755年2月,雍籍牙的軍隊攻占上下緬甸交界處的重鎮卑謬,4月又占領南方重鎮達貢,改名仰光(意為"敵人完了"),5月,雍籍牙的軍隊包圍沙簾,沙簾孟族守軍在法國軍官布魯諾等人的支持下,憑藉槍炮優勢固守不投降。雍籍牙軍隊久攻不下,包圍沙簾。 1756年7月25日,在暴風雨之夜,雍籍牙挑選92名士兵組成一支突擊隊登上沙簾城牆打開城門,大軍隨即蜂擁而入,占領沙簾,布魯諾等法國軍官被處以死刑。其餘的法國人不是強迫為王室服務,就是被送往上緬甸的天主教徒村,150年前被俘虜的一些葡萄牙僱傭軍的後裔就生活在那裡。

1756年12月,雍籍牙的軍隊包圍了南方孟族的最後一個據點勃固,孟人國王莽達拉接受僧侶和一些大臣的建議,表示願意獻出他的女兒,臣服於雍籍牙,但是城內的軍官主張堅決抵抗。攻城戰打的十分艱苦,直到1757年6月,雍籍牙才占領勃固。至此,除了阿拉干和丹那沙簾以外的整個緬甸,再次歸於統一。雍籍牙為了鞏固在南方的統治,夷平了沙簾和勃固這兩座古城的城牆,把仰光作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的行政和軍事中心。雍籍牙在統一緬甸的過程中,採取了團結孟族的政策,在上緬甸時,他的軍隊中就有孟族人。隨着北方緬族移民的增加,南方緬孟兩族居民在相互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當然在激烈的鬥爭中,也有不少的孟族人為了免遭殺害,而遷移到了鄰國暹羅。

對外戰爭

從1740年下緬甸反抗東吁王朝的起義爆發到雍籍牙基本上統一緬甸,經歷了近20年的戰爭,大批壯丁死於戰場,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國內勞動力缺乏,國庫空虛。新興的雍籍牙王朝統治者希望通過戰爭手段,迅速的掠奪財富和人力。因此,雍籍牙在初步穩定了國內的統治後,就頻頻發動對外戰爭。

1758年12月,雍籍牙親率大軍進攻曼尼坡,次年1月2日,攻占曼尼坡城,1月19日,雍籍牙下令將曼尼坡納入緬甸版圖,立碑銘記。雍籍牙還規定,曼尼坡的任何統治者都必須把他的妹妹或者女兒嫁給緬甸國王,每年向緬王進攻100緬斤黃金,100匹馬,500張弓,5000支毒箭,戰時出1000名士兵和弓箭手。

1759年,雍籍牙又發動遠征暹羅的泰緬戰爭,緬甸軍隊首先奪回丹那沙簾,然後推進到暹羅境內。在1760年4月兵臨阿瑜陀耶城下,根據泰國歷史文獻記載,雍籍牙在視察軍營時被一門大炮突然炸傷,不久死去。而根據緬甸史籍記載,雍籍牙由於患痢疾死於軍中,年僅46歲。雍籍牙死後,侵略暹羅的大軍退回緬甸。雍籍牙死後,長子莽紀覺繼位,他在位僅三年於1763年病逝,雍籍牙的次子孟駁繼位。

人物評價

雍籍牙順應當時的歷史潮流,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採取了一些鞏固政權的措施,使緬甸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對於緬甸後來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緬甸由此得以在不很長的時間內,由一個分崩離析、衰弱不堪的國家變成了東南亞的一個強國。雍籍牙竊取了農奴鬥爭的勝利果實。支持他取得政權的中小封建主分享了這些果實。他們中的一部分,主要是王的親屬與功臣,成了後來緬甸的大封建主。

雍籍牙的統一,順應了多年來上下緬甸民族融合的大趨勢,在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對此,緬甸歷史學家評價說:"雍籍牙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特別能正確地分析和研究出現的情況,並恰當地加以利用。"就連中國史書也提到,雍籍牙"素有謀略"。他的名字在緬文中也是"勝利之王"的意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