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霍斯特·巴倫斯班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霍斯特·巴倫斯班格
圖片來自360

霍斯特·巴倫斯班格 1938年,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馮·法爾肯豪森回國後,前德國國防軍上校霍斯特·巴倫斯班格接替了他的職務,擔任蔣介石的德國軍事總顧問。和法爾肯豪森一樣,巴倫斯班格也是一個老派的普魯士軍人,1888年7月29日生於柏林,1907年加入德國軍隊。一戰中,他曾作為上尉連長轉戰西線戰場,戰後繼續留在國防軍中,1934年晉升為陸軍上校。同年底,巴倫斯班格受聘來華,在法爾肯豪森手下工作。

簡介

抗戰中後期,巴倫斯班格最突出的表現在於1944年力阻 蔣介石放棄重慶。

1944年12月2日,日軍發動的豫湘桂戰役到了最後關頭,日軍逼至貴州獨山,中國大後方震動,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人 魏德邁兩次建議蔣介石迂都西康(今四川雅安),以避鋒芒。

影響

巴倫斯班格堅決反對,他向蔣介石進言,遷都將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就國際形勢而言,盟軍和蘇軍已兵臨納粹德國本土,太平洋戰場也是形勢大好,此時中國政府若放棄陪都,將被世界恥笑,勢必影響中國國際地位;

再者,中國軍隊應集中一切力量投入貴州作戰,萬一貴州不守,還可在烏江上設防; 第三,如果遷都,中國整個戰爭機器將產生混亂。巴倫斯班格用激將法刺激蔣介石:「您可以迂都西康。我作為貴國軍事顧問願意同重慶共存亡!」

成果

巴倫斯班格的勸阻終于堅定了蔣介石的信心,蔣介石在12月2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若至萬不得已時,乃堅守重慶,決與此城共存亡。以此決策既定,乃心神為之泰然矣。」

在巴倫斯班格等人協助下,蔣介石調集重兵對獨山之敵進行反攻,12月8目終於收復 獨山,迫使日軍退到河池。蔣介石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抗戰以來之險惡,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而戰局亦轉危為安,此則殊足引為自慰者。」1945年1月,蔣介石打算破格提升巴倫斯班格為陸軍中將,但他拒絕了蔣介石的好意,他希望戰後能回德國與家人團聚。

回國

1946年,巴倫斯班格返回德國,令他悲痛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在戰時作為國防軍軍官已陣亡在蘇聯。老年喪子的巴倫斯班格心情抑鬱,1950年1月28日病逝。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