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露水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露水草

中文名稱:露水草

拉丁學名:Cyanotis arachnoides C.B.Clarke

科:鴨跖草科

屬:藍耳草屬

種:蛛絲毛藍耳草

露水草蛛絲毛藍耳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的別稱,是鴨跖草科露水草屬的多年生平臥草本植物。全株被絲狀白色綿毛;根數條,較粗,稍肉質;莖數支,披散,紫綠色節略膨大上有分枝;基生葉帶狀叢生,無柄;莖生葉互生,基部有明顯的膜質葉鞘。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有數朵;苞片鐮刀狀彎曲,排列成覆瓦狀;花瓣藍紫色。蒴果倒卵狀三棱形;種子小,四立方形。

露水草分布於雲南大部分地區,生于山坡、路旁、林邊等較陰濕地帶。其花雖小,但化形獨特,是優美的園林觀賞植物。其根入藥,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功效;全草能提取活性良好的β-蛻皮激素,可作為醫藥、獸藥及化妝品的主要原料。

信息

別稱:珍珠露水草、換肺散、雞冠參、藍耳草、蛛毛藍耳草、蛛絲毛藍耳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粉狀胚乳目

亞目:鴨跖草亞目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斯里蘭卡至越南、老撾、柬埔寨

命名者及年代:C.B.Clarke,188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須狀,粗壯,直徑近2毫米。主莖不育,短縮,具多枚叢生的葉子;可育莖由葉叢下部發出,披散或匍匐而節上生根,長20-70厘米,有疏或密的蛛絲狀毛。主莖上的葉叢生禾葉狀或帶狀,長8-35厘米,寬0.5-1.5厘米,上面疏生蛛絲狀毛至近無毛,下面常相當密地被這種毛;可育莖上的葉短得多;最長不過7厘米,寬與主莖上的葉近相等,與主莖上的葉同樣被毛;葉鞘幾乎總是非常密地被蛛絲狀毛。

蠍尾狀聚傘花序常數個簇生於枝頂或葉腋,無梗而呈頭狀,或有長至4厘米的花序梗;總苞片佛焰苞狀,頂端漸尖,長1-2(3-5)厘米,密或疏地被蛛絲狀毛,通常背面基部很密;苞片長7-8毫米;花無梗;萼片線狀披針形,基部連合,長約5毫米,外面被蛛絲狀毛;花瓣藍紫色藍色或白色,比萼片長;花絲被藍色蛛絲狀毛。

蒴果小,寬長圓狀三棱形,長2.5毫米、頂端密生細長硬毛。種子灰褐色,有小窩孔。花期6-9,果期10月。

分布地域

產中國台灣、福建(仙遊、平和、南靖、彰浦)、江西(龍南)、廣東(梅縣、翁源、鼎湖、連山、連平、懷集、廣州、惠陽)、海南(澄邁、保亭)、廣西(南寧、靈川、隆林、上林、桂平、賀縣、臨桂)、貴州(盤縣、興仁、安龍)、雲南(硯山、蒙自、滄源、騰衝、屏邊、西雙版納、鳳慶、景東、昆明、曲靖)。印度、斯里蘭卡至越南、老撾、柬埔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半島。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700米以下的溪邊、山谷濕地及濕潤岩石上。

藥用價值

藥方一

露水草,中藥材名。本品為禾本科植物黑穗畫眉草的帶根全草。夏、秋採收。功能主治為:清熱,止咳,鎮痛。

功能

清熱,止咳,鎮痛。

主治

百日咳,頭痛,腹痛。

相關配伍

①治百日咳:㈠露水草五錢,大蒜三瓣,桔梗二錢。煨水服。㈡露水草根,烘乾研末,每次五分至一錢,用薑糖水吞服。

②治急性腹痛(露水痧):露水草根三錢。生嚼吃或煨水服。[1]

藥方二

【拼音名】Lù Shuí Cǎo

【別名】珍珠露水草、換肺散、雞冠參、藍耳草、蛛毛藍耳草、蛛絲毛藍耳草

【來源】鴨跖草科藍耳草屬植物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s C. B. Clarke,以根入藥。夏秋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利濕消腫,退虛弱。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腎炎水腫,虛熱不退;外用治濕疹,腳癬,刀傷。

早泄 小陰經 陽痿 月經不調 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註】(1)同屬植物雞冠參Cyanotis vaga (Lour.)Roem. et Schult,根與前種同供藥用,功效相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2]

參考資料

  1. 露水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露水草,中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