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島市檔案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青島市檔案館於1959年開始籌建,1961年7月正式成立。1963年青島市檔案館與新成立的青島市檔案管理局遷入青島市湖南路37號(後改為39號)合署辦公。 「文革」期間,青島市檔案館與青島市檔案局被撤銷,1979年12月得以恢復。恢復後的青島市檔案館仍與青島市檔案局合署辦公,青島市檔案局列入政府序列,受市委、市政府雙重領導,青島市檔案館為市委、市政府直屬的科學文化事業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1993年,根據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青島市檔案館(局)遷離原址,在洛陽路等地臨時辦公。1997年8月6日,位於延吉路的新館開始啟用,新館總面積13800餘平方米,是一座造型優美、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檔案館,解決了長期制約青島市檔案館工作全面發展的重要障礙,標誌着青島市檔案館基礎建設邁上了新台階。2008年7月29日,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的青島市檔案館展覽中心落成並對外開放,青島市檔案館社會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

1996年2月,根據《青島市市級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經青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核批准,設置青島市檔案館,同時掛青島市檔案局的牌子,履行檔案保管、利用和檔案事業行政管理[1]兩種職能,為市委辦公廳領導的市直事業單位

地理位置

青島市檔案館坐落於城市東部新區行政中心的中軸線上,占地面積10267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0000多平方米,其中館庫面積4096平方米,檔案展覽中心6000多平方米,是國家一級檔案館、山東省特級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93萬卷(件、冊),其中民國檔案23萬餘卷,保存較為完整;英、德、日、俄等外文檔案33800餘卷,是館藏的一大特色。館藏歷史資料1萬餘冊,占資料總量的近五分之一,其中包括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報紙多達97種,是青島市重要的珍貴資料。

作為這座城市檔案的重要承載者,青島市檔案館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青島市兩級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機關幹部現場教學基地、機關青年教育實踐基地、未成年人「社會課堂」、駐青部隊政治教育基地、老幹部地方歷史學習研究基地、駐青高校文史研究和教學實踐基地等。

近年來,青島市檔案館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檔案資源建設,檔案依法接收的主渠道不斷拓展,接收範圍由市直單位拓展到基層單位,接收檔案門類由單一文書檔案拓展到專門檔案、照片檔案、多媒體檔案和實物檔案等;檔案徵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先後赴德國、美國、日本、奧地利、英國等國徵集複製檔案80餘萬頁、照片7000餘張、地圖400餘張、電影440分鐘,彌補了青島歷史記錄的部分空白;自2002年開始實施的「城市記憶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拍攝了2.5萬多分鐘的影像檔案和2.5萬餘張照片資料,形成了生動反映21世紀初青島地域風貌、城市建設、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的影像檔案,為當代青島留下了寶貴的城市發展記憶。

隨着館藏建設導向的調整,涉及民生的檔案資料被逐步納入到檔案資源建設體系中,城市拆遷檔案、勞模檔案、學籍檔案、知青檔案、婚姻檔案等一大批民生檔案相繼被接收進館。十年間,青島市檔案館館藏總量增長超過1.5倍,其中50%以上的新增檔案是民生檔案。館藏結構得到優化,涵蓋了文書檔案、專門檔案、科技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音像檔案等多個門類,其中專門檔案33萬卷(件)、照片檔案近47萬張、電子檔案10萬餘盤(件),比較系統地記錄了青島城市發展的歷程,成為檔案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核心資源。

服務品牌

培育文檔服務品牌,打開服務社會的「第一窗口」

2001年,青島市檔案館創辦了文檔服務中心,在做好檔案查閱利用服務的同時,還收集了3.2萬件政府已公開文件,主動承擔起面向社會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查閱服務的職責,為青島市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重要的查閱窗口。文檔服務中心成立伊始,檔案館就將其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運作,秉承「架文檔之橋,連百姓之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改善服務條件,完善服務機制,並開展實施品牌化服務戰略,陸續推出熱線服務、周六服務、跟蹤服務、聘請律師免費進行法律援助服務、與涉民單位開通網絡視頻政策諮詢服務等10餘種親情化、個性化服務方式。

與此同時,青島市檔案館經常性地開展「文檔服務上街頭、進社區、送下鄉」活動,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文檔服務中心年平均接待利用者8000餘人次,受理服務熱線4000餘次。檔案館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更加突出的作用。新聞媒體讚譽青島市檔案館「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文檔服務連心橋』」。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督查調研組考察後,對青島市檔案館信息公開查閱服務工作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文檔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品牌創建之路,先後被評為「全國巾幗示範崗」「青島市服務名牌」和首批「青島市機關名牌」。

信息化快車

搭載信息化「快車」,駛入服務社會的新領域

2003年,青島市檔案館在全國率先建成並啟用數字檔案館,並帶動全市13座綜合檔案館相繼建成數字檔案館,形成區域性數字檔案館集群,實現了擁有目錄數據和全文數據分別超過2000萬條和2900萬頁的現代化檔案管理。通過互聯網[2]和數字檔案館,檔案館已發布電子文件、檔案、資料、照片、錄像等110多萬條,實現了檔案信息資源機關共享、館室共享、館際共享和社會共享。

依託數字檔案館平台,青島市檔案館建立了以提供知識服務、決策參考服務為主旨的專題數據庫,推動檔案館由傳統的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轉型。為服務「三農」,青島檔案信息網特別開設「農民專頁」,發布7000多件涉農民生檔案文件,使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所需信息。為服務企業職工,青島市檔案館接收了市直及市屬企業2萬餘名職工的目錄信息,建立了全市職工檔案信息數據中心,為企業職工提供了個人檔案信息查閱平台。自2010年5月開始,青島市13座綜合檔案館全面啟動「民生檔案館際聯動遠程查閱服務」,通過網絡構建起全市性檔案查閱服務體系,使市民在任何一家綜合檔案館都可以查閱其他檔案館的婚姻、知青檔案和學籍信息。

城市文化建設

發揮「生力軍」作用,融入城市文化建設主流

圍繞全市重大宣傳工作和城市文化建設,青島市檔案館依託檔案資源優勢,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和歷史文化研究活動,奏響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和諧樂章,彰顯了檔案工作的獨特價值,樹立了檔案部門全新形象。

2008年以來,藉助奧帆賽、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青島解放60周年等重大活動,青島市檔案館充分發揮檔案文化資源優勢,先後編纂出版了《青島奧帆賽大事記》《青島解放——檔案文獻圖集》《青島開埠十七年——膠澳發展備忘錄全譯本》等40餘部專着和史料匯編,與中央電視台、青島電視台等媒體聯合攝製播出了《青島要塞》《青島解放1949紀實》等電視專題片,舉辦了「見證青島」、「小康之路」等近30次展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應用現代科技,青島市檔案館設立了基於互聯網的檔案3D虛擬展廳,推出了首個虛擬展覽——「青島:1945日軍投降儀式的台前幕後」,滿足了觀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檔案文化魅力的需求。

為積極搭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平台」,青島市檔案館先後聘請了駐青高校和市社科院等單位的14位客座研究館員,有6名館員被聘為高校客座教授或兼職研究員,共同開展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為配合收回青島80周年、抗戰爆發70周年等紀念活動,檔案館先後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赴德國舉辦檔案展覽,舉辦中德專家共同參加的「近代青島與德國」歷史文化論壇,還承辦了中俄檔案合作工作小組第四次會議、國際檔案理事會東亞地區分會第九次大會暨檔案學術研討會以及韓國海洋大學在青島舉辦的海港都市展覽。這些「走出去」的成績奠定了青島市檔案館作為青島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的地位。市檔案館還先後5次赴國外參加青島歷史研究學術交流,受邀作為德國海外歷史學會海外會員,承擔其歷史研究課題。

多年來,青島市檔案館注重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成為主動提供檔案歷史文化學習、教育、休閒活動的重要陣地。檔案館開辦的「城市·記憶·文明——青島歷史文化講壇」,成為青島市社科普及周重點宣傳活動之一;面向老年人舉辦「多一種生活·多一種關愛——七彩華齡老年人檔案文化休閒」活動;面向青少年舉辦「走近檔案,認識青島」青少年夏令營;面向部隊官兵舉辦「駐在青島、認識青島、熱愛青島——解放軍走進檔案館」活動;面向特殊群體舉辦「殘疾人走進檔案館」活動。近年來,青島市檔案館先後召開了赴日勞工檔案、帆船運動檔案、青島解放檔案等新聞發布會,檔案宣傳工作的社會影響愈加顯着,被市領導譽為「全市文化宣教活動的生力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