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阜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阜鐵路

中文名: 青阜鐵路

外文名: Qinglongshan-Fuyang Railway

開通日期: 1970年10月1日

線路長度: 152 km

設計速度: 160 km/h

運營速度: 120 km/h

鐵路等級: 國鐵Ⅰ級

起止站點: 青龍山站、阜陽站

線路類型: 雙線電氣化、有砟軌道

區域管理: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始 建: 1969年12月13日

青阜鐵路,東北起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青龍山站、西南至阜陽市境內的阜陽站,全長152公里,途經百善鎮、臨渙鎮、青疃鎮、渦 陽縣、雙廟鎮、江集鎮、插花鎮至阜陽市,與阜淮鐵路接軌,是連接淮南、淮北兩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線路。


青阜鐵路始建於1969年,1971年移交鐵路局接管,其修建開通結束了阜陽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在1970年以前,擁有11個縣、600多萬人 口的阜陽地區連一寸鐵路都沒有。[1]


歷史沿革

1965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作出修建濉阜鐵路的決定,並上報國家計委和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


1969年11月,國家計委和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作出批示:「建設這條鐵路以地方為主,自力更生,利用冬閒發動群眾建路基,鐵道部派人作技術指導。」根據規劃,濉阜鐵路自符夾線青龍山站西端引出,經臨渙、渦陽、西潘樓至阜陽站,全長146.029公里,在阜陽地區境內 有93公里。


1969年12月13日,濉阜鐵路全線施工拉開序幕。有人說濉阜鐵路是小板車拉出來的,此言毫不誇張。當時,阜陽、宿州2個地區13個縣共 抽調了12萬群眾自帶工具、自理食宿,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以「白戰烈日夜戰星,不完成任務不收兵」的堅強意志參加修路。在施工最緊張的時候,平均每天用於修路的材料多達六七千噸,最多時超過萬噸,而鐵路工地遠離公路,況且當時也沒有那麼多汽車,僅有的制勝法寶就是發動群眾。為了修鐵路,沿線各縣各公社都組建了民兵運輸團。10多萬民兵和5萬輛小板車日夜兼程,其壯觀的場面,當地人稱 之為再現了當年淮海戰役老百姓支前的景象。在修路過程中,群眾運用聰明才智發明了許多有效的運輸方法。淮北平原風大,群眾便在板車前部掛上一張白色的風帆,這樣拉起車來又快又省力。運送鋼軌時,將鋼軌架在前後2輛板車上就形成了雙帆車,這樣一次就能運4到6 根鋼軌。於是在各條通往工地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旱地行舟的奇特景象。路基上跑板是群眾發明的另外一種有效的運輸方法:在鋪好的軌枕上鋪上木板或竹笆,板車就可以在上面運送鋼軌和道碴。正是充分發揮了群眾的作用,濉阜鐵路才比原計劃提前7個月順利完成施工任 務。


1970年10月1日,濉阜鐵路全線鋪軌完成。當天19時30分慶祝通車的專列抵達終點站——阜陽站。阜陽地區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這條全長146.029公里的鐵路,施工歷時9個半月,耗資4018.9萬元,平均每公里27.52萬元,單位造價不足當時國內同類標準鐵路的三分之一 。


1971年11月1日,濉阜鐵路由濟南鐵路局接管。


1975年,劃歸上海鐵路局蚌埠鐵路分局管轄,同時更名為青阜鐵路。


2015年4月,青龍山至阜陽鐵路電化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東北起淮北市青龍山站,西南至阜陽市阜陽站,是既有線改造工程,全線132.3正線公里,涉及7站7區間,包含路基、橋涵、聲屏障、通信及信息、信號、電力、牽引變電、接觸網、房建專業等工程。


2019年1月21日,青阜鐵路首趟「和諧」電1C型電力機車以80km/h的速度從徐州北站發車,於10時18分到達青町站,標誌着青阜鐵路結束了 依賴燃油的歷史,全線進入電氣化時代。對滿足華東地區能源供應,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升皖煤外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線路走向

青阜鐵路東北起淮北市濉溪縣青龍山站、西南至阜陽市阜陽站,全長152公里,途經百善、海孜、臨渙、青町、渦陽、江集、西潘樓、插 花至阜陽,與阜淮鐵路接軌,是連結淮南、淮北兩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線路。 青阜鐵路始建於1969年,1971年移交鐵路局接管,其修建開 通結束了阜陽市沒有鐵路的歷史。該線位於安徽北部地區,全長152公里,沿線煤炭資源豐富。


設備設施

客運:HXD1D、HXD3C、HXD3D


貨運:DF4C、DF8B、HXD2B


連接線路

阜陽站:漯阜鐵路、阜淮鐵路、京九鐵路、阜六鐵路


青疃站:青蘆鐵路。


青龍山站:符夾鐵路。


環境工程

2008年4月12日~13日,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在阜陽市主持召開了改建鐵路青阜線增建二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環評技術評估會 ,安徽省環保局、安徽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淮北市環保局、亳州市環保局、阜陽市環保局、環評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建設單位上海鐵路局等單位代表計25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特邀了7名專家組成了技術評估組。與會人員實地勘察了青阜線路,在聽取了項目建設單位 和環評單位的匯報後,進行了充分地、認真地討論,形成了一致性的技術評估意見。技術評估意見結論表明:該工程報告書編寫規範,工程概況與環境現狀介紹清楚,評價等級和評價重點正確,評價方法評價結論基本可信,項目建設符合「十一五」鐵路建設發展規劃,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可等到控制和緩解,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該項目建設是可行的。該項目在青龍山-阜陽北線增建二線工程,線路長度110.27km,及濉溪-青龍山-徐樓疏解線單線工程9.09km。該工程的建設可 解決原線運輸能力緊張,以適應華東地區煤炭運輸的需求,對促進阜陽市乃至安徽省工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成果

青阜鐵路連接京滬鐵路京九鐵路,是貫穿皖西北的一條重要鐵路,全長141.147公里,建成通車以來一直為單線運行,運輸能力十分緊 張,制約了皖煤運和當地經濟發展。為改變這一狀況,鐵道部、安徽省政府和上海鐵路局共同決定對青阜鐵路實施複線改造,以增加運能。青阜鐵路複線一期改造工程包括渦陽縣的青町至天齊廟,區間正線全長19.4公里,由中鐵二十四局安徽公司承建。2006年11月份開工以來,在上海鐵路局青阜線建設指揮部的統一組織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路基土石方33萬方,中小橋涵34座,房建1954平方米,鋪軌26.8公里,鋪道岔55組,總投資1.32億餘元。自開工以來,共進行了一百多次封鎖施工,安全正點開通,共完成路基土石方33萬立方,中小橋涵34座,鋪軌26.8公里,完成了相當於通常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作量。青町至天齊廟段線路的開通及青阜線上改造最大、施工最難的青町站改造的完工,率先打通了青阜線運輸最繁忙的一個「瓶頸」區段,為青阜後期工程建設開了個好頭。青阜鐵路複線改造工程2008年全部完工。


2008年9月26日,青阜鐵路複線二期工程開工。青龍山至阜陽的青阜鐵路是皖北地區重要的煤炭通道,也是京滬線、陸橋通道與京九通道 、華東二通道之間一條重要的聯絡線。增建青阜複線二期工程全長64.2公里,將於2009年8月竣工。屆時青阜線由單線變為複線,由支線 變成幹線。


青阜線天齊廟至永興集、插花至阜陽北增建二線工程,全長64.217公里,增建二線後封閉雙廟、周莊、江集、東城集、永興集等5個車站 。本次施工招標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天齊廟至永興集、插花至阜陽北段區間以及增建二線引起的渦陽、雙廟、西潘樓站相關信號、通信、電力等工程。 敷設埋式光纜≤20芯 41.5公里;敷設埋式光纜≤8芯 51.17公里;敷設埋式地區電纜 充油型 7.789公里;敷設埋式長途電纜55.56公里;敷設埋式站場廣播電纜4.891公里;架設無線列調通信天線鐵塔11座;安裝站場擴音設備2套;安裝號筒式揚聲器20個;安裝 站台掛式音箱50個。


拆除低壓架空線16.7公里,拆除高壓線路38.35公里;新建高壓線路29.56公里;安裝隔離開關59台;敷設高壓電纜304.8hm,低壓電纜144.8 hm;架設高壓線路306公里;安裝避雷器44組;安裝10kv高壓開關櫃30台,變壓器22台;安裝10kv信號箱變;安裝投光燈56套。


微機聯鎖修改造4站;中繼站1站;zpw-2000A自動閉塞96.2km;區間通過信號機120架;電動轉轍機56組;電液轉轍機10組;區間電源屏4 套;智能型綜合電源屏2套;提速道岔電源屏1套;TDCS分機6套;微機監測設備6套;冗餘計算機聯鎖設備2套;綜合防雷系統6站。


2011年1月17日中午12點48分,經過中國鐵建二十五局集團電務公司數十名參戰人員5個半小時的大封鎖施工,百善站微機聯鎖信號設備及徐樓至青町40公里區間自動閉塞信號設備順利開通,標誌着青阜線增建二線三期工程全線貫通。


價值意義

淮北地區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東起淮北市青龍山站、西至阜陽站的青阜線擴能改造工程破土動工。至2008年建成雙線一級鐵路後,這條長期制約煤炭外運的鐵路,將對滿足華東地區能源供應,對安徽省經濟發展和沿線資源開發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青阜鐵路是一條聯結京九、京滬幹線的淮北煤炭新通道,全長141.147公里,沿線煤炭資源豐富。青阜線青町至天齊廟段線路的開通,及青阜線上改造最大、施工 最難的青町站站場改造成功,率先打通了青阜線運輸最繁忙的一個「瓶頸」區段。對滿足華東地區能源供應,緩解京九、京滬鐵路幹線通過壓力,提升皖煤外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