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非小細胞肺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非小細胞肺癌
非小細胞肺癌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non-smallcelllungcancer,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

就診科室 :腫瘤科

發病部位 :肺

常見病因 :吸煙,職業、環境接觸,電離輻射,

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等因素,大氣污染
常見症狀 :胸部脹痛,痰血,低熱,咳嗽,疲乏,

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呼吸困難,咯血等

病因

吸煙

目前認為吸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煙草中有超過3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如:苯並芘)和亞硝胺均有很強的致癌活性。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進而引起細胞的轉化,最終癌變。

職業和環境接觸

肺癌是職業癌中最重要的一種。估約10%的肺癌患者有環境和職業接觸史。現已證明以下9種職業環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

電離輻射

肺臟是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器官。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中患肺癌者顯著增加。

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等患者,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可能化生為鱗狀上皮致使癌變,但較為少見。

遺傳等因素

家族聚集、遺傳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在 肺癌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可能在對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個體中起重要作用。

大氣污染

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於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後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並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大氣污染與吸煙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1]

臨床表現

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表現
原圖鏈接

早期症狀

  • (1)胸部脹痛肺癌早期胸痛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隱痛、悶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係也不確定。如脹痛持續發生則說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 (2)痰血腫瘤炎症致壞死、毛細血管破損時會有少量出血,往往與痰混合在一起,呈間歇或斷續出現。很多肺癌患者因痰血而就診。
  • (3)低熱腫瘤堵住支氣管後往往有阻塞性肺葉存在,程度不一,輕者僅有低熱,重者則有高熱,用藥後可暫時好轉,但很快又會復發。
  • (4)咳嗽肺癌因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通常會產生呼吸道刺激症狀而發生刺激性咳嗽。

晚期症狀

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有疲乏體重減輕食慾下降等表現,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局部症狀。 [2]

檢查

非小細胞肺癌分期
原圖鏈接

X線檢查

通過X線檢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於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支氣管鏡檢查

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變情況。可採取腫瘤組織供病理檢查,或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

細胞學檢查

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普查和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原發性肺癌患者多數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中央型肺癌痰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可達70%~90%,周圍型肺癌痰檢的陽性率則僅約50%。

剖胸探查術

非小細胞肺癌分類1.jpg

肺部腫塊經多種檢查和短期診斷性治療仍未能明確病變性質,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應作剖胸探查術。這樣可避免延誤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

ECT檢查

ECT骨顯像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X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性發現,如病灶部成骨反應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X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顯像診斷肺癌骨轉移的假陽性率可達20%~30%,因此ECT骨顯像陽性者需要作陽性區域骨的MRI掃描。

縱隔鏡檢查

縱隔鏡檢查主要用於伴有縱隔淋巴結轉移,不適合於外科手術治療,而其他方法又不能獲得病理診斷的患者。縱隔鏡檢查需在全麻下進行。在胸骨上凹部做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游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後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腫大淋巴結,用特製活檢鉗解剖剝離取得淋巴結組織送病理學檢查。 [3]

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診斷
原圖鏈接

化學治療

化療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療治療。化療對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無論早期或晚期均較肯定,甚至有約1%的早期小細胞肺癌通過化療治癒。化療也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緩解率為40%~50%。化療一般不能治癒非小細胞肺癌,只能延長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質量。化療分為治療性化療和輔助性化療。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原圖鏈接

治療原則

放療對小細胞肺癌療效最佳,鱗狀細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療照射野應包括原發灶、淋巴結轉移的縱隔區。同時要輔以藥物治療。鱗狀細胞癌對射線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變以局部侵犯為主,轉移相對較慢,故多用根治治療。腺癌對射線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轉移,故較少採用單純放射治療。放療是一種局部治療,常常需要聯合化療。放療與化療的聯合可以視患者的情況不同,採取同步放化療或交替化放療的方法。

放療的分類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原圖鏈接

根據治療的目的不同分為根治治療、姑息治療、術前新輔助放療、術後輔助放療及腔內放療等。

放療的併發症

肺癌放療的併發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纖維化和放射性脊髓炎。上述放射治療相關併發症與放療劑量存在正相關關係,同時也存在個體差異性。

肺癌的外科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原圖鏈接

外科治療是肺癌首選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癒的治療方法。外科手術治療肺癌的目的是:完全切除肺癌原發病灶及轉移淋巴結,達到臨床治癒;切除腫瘤的絕大部分,為其他治療創造有利條件,即減瘤手術。

手術適應證

肺癌外科治療主要適合於早中期(Ⅰ~Ⅱ期)肺癌、IIIa期肺癌和腫瘤局限在一側胸腔的部分選擇性的IIIb期肺癌。

  • (1)Ⅰ、Ⅱ期肺癌;
  • (2)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
  • (3)病變局限於一側胸腔,能完全切除的部分IIIb期非小細胞肺癌;
  • (4)Ⅲa期及部分IIIb期肺癌,經術前新輔助化療後降期的患者;
  • (5)伴有孤立性轉移(即顱內、腎上腺或肝臟)的非小細胞肺癌,如果原發腫瘤和轉移瘤均適合於外科治療,又無外科手術禁忌證,並能達到原發腫瘤和轉移瘤完全切除者;
  • (6)診斷明確的非小細胞IIIb期肺癌,腫瘤侵犯心包、大血管、膈肌、氣管隆突,經各種檢查排除了遠處或/和微轉移,病變局限,患者無生理性手術禁忌證,能夠達到腫瘤受侵組織器官完全切除者。

手術禁忌證

  • (1)已有廣泛轉移的IV期肺癌;
  • (2)伴有多組融合性縱隔淋巴結轉移,尤其是侵襲性縱隔淋巴結轉移者;
  • (3)伴有對側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轉移的IIIb期肺癌;
  • (4)伴有嚴重內臟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外科手術者;
  • (5)患有出血性疾病,又不能糾正者。

肺癌外科手術術式的選擇

手術切除的原則為:徹底切除原發灶和胸腔內有可能轉移的淋巴結,且儘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組織,全肺切除術宜慎重。

  • (1)肺楔形及局部切除術 。
  • (2)肺段切除術
  • (3)肺葉切除術
  • (4)支氣管袖狀成型肺葉切除術
  • (5)支氣管肺動脈袖狀成型肺葉切除術
  • (6)氣管隆突切除重建術
  • (7)全肺切除術

復發性肺癌的外科治療

復發性肺癌包括外科手術後局部殘留癌的復發和肺部新發生的第二個原發性肺癌。對於支氣管殘端殘留癌復發,應爭取再手術,施行支氣管袖狀成型切除殘留癌。 對於肺癌完全切除術後發生的第二個原發性肺癌,只要肺癌適合於外科治療,患者內臟功能能耐受再手術治療,同時也不存在外科技術上的問題,就應該考慮再施行開胸手術切除復發性肺癌。 [4]

視頻

名醫講述小細胞肺癌

[5]

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

[6]

什麼是非小細胞肺癌?

[7]

參考來源

  • 管忠震,陳茹琴,徐光川等.   Gemcitabine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 《 CNKI 》 , 1999  
  • 陳志峰,李成柱,劉少翔等.   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 《 CNKI 》 , 1999  
  • 宋勇,楊雯.   2014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內科治療進展. 《 解放軍醫學雜誌 》 , 2015  
  • 潘振奎,張力,張星,王欣等.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的研究. 《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 , 2005  
  • 劉源,王淑玲,古兆森.   AR、MMP-10和Bcl-2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 《 CNKI;WanFang 》 , 2011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