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面目全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面目全非》[ miàn mù quán fēi ]:模樣變得與原先完全不同。形容變化極大(多含貶義)。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陸判》:「舉首則面目全非。」

  • 【成語使用】: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 【英語翻譯】:lose one's identity[1]
  • 【謎語】儘是謎底
  • 【產生年代】近代
  • 【常用程度】常用[2]

出 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舉首則面目全非;又駭極。」

例 句

文革中,許多被錯打成反革命的幹部被折磨得~。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蓋頭換面 煥然一新 物是人非

反義詞

面目一新 依然如故 本來面目 依然故我 一成不變 原封未動 渙然一新 耳目一新 改頭換面 一如既往[3]

示 例

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魯迅《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4]

解 釋

(1).面孔變得完全不是原來的樣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婢見面血狼藉,驚絶。濯之,盆水盡赤。舉首則面目全非,又駭極。」

(2).形容事物變化很大。 魯迅 《墳·雜憶》:「現在卻面目全非了,居民寥寥;即使偶有幾間破屋,也無門窗;若有門,則是爛洋鐵做的。」 魯迅 《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

詞語分解

面目的解釋

相貌面目可憎 ∶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還其本來面目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之面目 ∶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顯出廬山真面目 ∶指面子、臉面愧無面目見人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

非的解釋

非 ē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坣 )。非禮。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不對,過失:痛改前非。文過飾非。習非成是(對於某些錯的事情習慣了,反認為是對的)。 與「不」呼應,表示必須(有時後面沒有)「[5]

擴展資料

近義詞

面目一新

  • (miàn mù yī xīn)指樣子完全改變,有了嶄新的面貌。


  •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內山du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國的什麼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結論了。」

反義詞

一如既往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yī rú jì wǎng ,指態zhi度或做法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
  • 出自《第二次握手·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dao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6]

故 事

聽過徐佳瑩的《身騎白馬》,多數人都會被歌里為愛而奮不顧身的熱烈而打動。尤其是副歌部分,出自台灣歌仔戲的小曲段,從唐傳奇里薛平貴打馬走三關,十八年後回鄉與結髮之妻王寶釧重逢的故事說開去,情深意長。

  •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
  • 我改換素衣,回中原
  • 放下西涼, 無人管
  • 我一心只想,王寶釧

《紅鬃烈馬》的戲文里,富家小姐王寶釧執意下嫁貧家子弟薛平貴,不惜與宰相父親王允斷絕關係,搬進寒窯。不久薛平貴從軍,遠征西涼被俘,被迫迎娶西涼國公主玳瓚,而後成為西涼國王。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待夫君從軍而歸。十八年後,薛平貴衣錦還鄉,迎寶釧回宮,封其皇后。可惜夫妻重逢後,王寶釧只享受了十八天舒心日子,就逝於王宮。

「身騎白馬」這段,是戲文里薛平貴的心聲,描繪其得知王寶釧的消息後熱切激盪的心情,不惜暫棄西涼,身披素衣,奔赴中原,與妻相聚。徐佳瑩清新的聲線把這段感情唱的壯烈磅礴。「滿身傷痕累累,也來不及痛,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不管危不危險,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只要一起承擔,只要你不放手.」 。

然而,若是真的牽掛,為什麼十八年後才不遠打馬而走?為什麼等到坐上高官王位後依然安枕西涼,直到某日友人遙遞血書時才想起身在寒窯的結髮妻子,才有動身回鄉的念頭?

張愛玲做過這樣的評論,說《紅鬃烈馬》「無微不至地描寫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貴致力於他的事業十八年,泰然地將他的夫人擱在寒窯里像冰箱裡的一尾魚。有這麼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來,星夜趕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經被貧窮與一個社會叛徒的寂寞給作踐完了,然而他以為團圓的快樂足夠抵償了以前的一切。 」

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着了現實,每每使他們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在張愛玲眼裡,封建的倫理綱常之下,王寶釧只能成為「被擱置在寒窯里的一尾魚」,她不能躲,不能死,只能思念等待,忍受貧窮,等到紅顏憔悴,等到十八年後再見歸人卻相見不相識。而薛平貴,哪怕十八年來杳無音訊,只要有了這麼一出千里尋妻的戲目,就也好像有了值得稱頌的忠貞和堅守。

一些戲文里解釋,薛平貴受制於人,臥薪嘗膽,實屬無奈,卻不提他的懦弱,需要十八年的時間來積攢用以掙脫的氣力,要等到收到遙遞的血書之後才願放手一搏;也有選段說薛聞王寶釧令嫁他人,信以為真,死心塌地才歸心西涼,卻不說他的草率,隨意聽信謠傳,竟不相信屈尊下嫁的結髮之妻。

或許是不願見王寶釧的一片堅守被就此辜負,人們總能給予各種解釋,去保以人間溫情和信念。京劇的可愛在於它的渾樸含蓄,它可以是溫情的,也可以是銳利的,編造也好,修改也罷,後人的解讀多種多樣,人間故事的原貌已面目全非,看見什麼並不重要,相信什麼才重要。

故事都是故事,故事只是故事,選擇一個你想要的版本,去構築一個世界。

LALA還在歌里唱着「眼前荒沙瀰漫了等候,耳邊傳來孱弱的呼救,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多希望他就是那樣一個人,在輾轉的命運里,不忘前情舊事,哪怕十八年後,心裡仍然留有一個地方給她,有勇氣放下一切,願意重頭再來。[7]

造 句

  • 1、後來,這個詞概括了所有我們不想要改變卻面目全非的事。  
  • 2、當你決定,戴上面具的那一刻起,已註定,你要面目全非……  
  • 3、非要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那麼就必須有勇氣無怨無悔。  
  • 4、堅持做你自己,而不是在路上被別人修改的面目全非。  
  • 5、在某些時光里,有些事情可以變得面目全非,有些事情卻紋絲不動。——獨木舟《荊棘王冠·致無盡歲月》  
  • 6、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芳華》  
  • 7、多希望我只是個孩子,給顆糖就笑,摔倒了就哭。不用偽裝到面目全非,不用壓抑自己的心情,可有個詞叫現實。  
  • 8、總有那麼些人,不管隔了多年以後,如何的面目全非,再次見到,依舊令人作嘔,面目可憎。[8]

視頻

面目全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