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面紅耳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面紅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漸而臉色發紅。

  • 【成語簡拼】:MHEC
  • 【成語注音】:ㄇ一ㄢˋ ㄏㄨㄥˊ ㄦˇ ㄔˋ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日語翻譯】:耳(みみ)のつけねまで赤くなる
  • 【俄語翻譯】:покраснеть до корней волос
  • 【其他翻譯】:<法>rouge de honte ou de colère
  • 【成語謎語】:喝醉酒紅臉[1]
  • 【英語翻譯】:be flushed
  • 【發音技巧】:赤,不能讀作「cì」。
  •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2]
  •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羞愧的樣子
  • 【謁後語】:灌血的豬頭[3]

解釋

臉比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出自

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示例

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樣才好。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出 處

《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面紅耳熱羞愧滿面

反義詞

面不改色[4]

解 釋

  • (1).語本《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 子文 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後通作「面紅耳赤」。形容因緊張、急躁、害羞等而臉上發紅的樣子。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 東山 用盡平生之力,面紅耳赤,不要説扯滿,只求如初八夜頭的月,再不能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只見裡面所敘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驚又怕。

看得他身上冷一陣,熱一陣……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有些人看見這字面,就面紅耳赤,覺得掃了豪興了,我卻並不以為有這樣壞。」亦作「 面紅頸赤 」、「 面紅耳熱 」。

《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倘有不達時務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蕋,那老兒便要面紅頸赤,大發喉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可憐 裴蘭孫 是個嬌滴滴的閨中處子,見了一個驀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

紅樓夢》第一○四回:「想到這裡,不免面紅耳熱起來,也就赸赸的進房梳洗去了。」《「五四」愛國運動資料·章宗祥》:「老臉皮厚如 章宗祥 ,當時竟亦面紅頸赤,慚不能答。」

  • (2).借指爭吵。 鄒韜奮 《患難餘生記》第一章:「我們都始終客客氣氣,沒有面紅耳赤過。」 茅盾 《子夜》十二:「是『印鑑』有疑問麼?還是數目上算錯?也值得那麼面紅耳赤!」

詞語分解

面紅的解釋

謂爭吵。《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盧才 ﹞一味索取,兩下面紅了好幾場,只是沒有。」

赤的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顏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5]

擴展資料

同義詞

1、面紅耳熱:形容因緊張、急躁、害羞等而臉上發紅的樣子。

拼音:miàn hóng ěr rè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見了一個陌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

譯文:見了陌生人也要害羞。

2、臉紅耳赤:回釋義為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出處: 蕭殷桃子又熟了》一:「沒有等答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6]

故 事

故事一

清朝時期,一浪子決心痛改前非,給自己取別號「死裡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漢子拿着一本小說要賣,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筆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看後不住面紅耳赤,意往神馳,他把這本書改作章回小說發表。[7]

故事二

《晏子使楚》

春秋時,有一次,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國的國君和大臣們都知道晏子是齊國有名的大臣,就想戲弄戲弄他,好顯示楚國的威風。

大臣們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故意把城門關上,想讓他從旁邊的小門進去。晏子看了看小門,對前來迎接的楚國大臣說:「這是狗洞,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這裡進去。我現在有點兒糊塗了,你們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來迎接的兩位大臣無言以對,只好打開了城門。

楚王見到晏子,輕蔑地說:「你們齊國是沒有人了嗎?」

晏子說:「齊國的人,多得只要張開衣袖就能遮天蓋日;每人流一滴汗水,就能形成瓢潑大雨。大王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既然齊國的人這麼多,那為什麼派你這樣的人來呢?」楚王傲慢地問。

「大王,您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派遣使者有個規矩,有本事的人出使君主賢德的國家,平庸的人出使君主無德無才的國家。」晏子嘆了口氣,繼續說,「我最不中用,就被派到這裡了!」

楚王聽完,既生氣又無奈,只好想其他辦法來刁難晏子。他為晏子安排了酒席,可酒剛喝到一半,兩名士兵就押着一個犯人走了進來。楚王問:「這個人犯了什麼罪?」

士兵答道:「回大王,他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

楚王假裝驚訝地看着晏子,說:「你們齊國人怎麼能幹這種事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結的卻是酸枳。橘樹和枳樹葉子相似,味道卻不同,這是因為水土不同。同樣的,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守本分,到了楚國卻做起了盜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愛偷東西?」

楚王被說得面紅耳赤,沒想到自己想取笑別人,最後反倒被別人嘲笑了。[8]

造 句

  • 他們總是為一件小事爭辯得面紅耳赤知。
  • 別看他倆這會兒爭得面紅耳赤,最後肯定是哈哈一笑,啥事都沒有。
  • 小剛上課做小動作道,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他面紅耳赤,側目而視,回答不出來。
  • 你可以和老闆討論事情,甚至可以爭得面紅耳赤。
  • 他真是緊張得不知怎辦才好,面紅耳赤的,嘴裡吱吱唔唔,就是說不了完整的一句話專。[9]


視頻

面紅耳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