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革葉藤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革葉藤菊

革葉藤菊(學名:Cissampelopsis corifolia C. Jeffrey et Y. L. Chen)是菊科藤菊屬植物,大藤狀草本或亞灌木。

  • 中文名革葉藤菊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
  • 科族千里光族
  • 亞 族千里光亞族
  • 屬藤菊屬
  • 組藤菊組
  • 種革葉藤菊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雲南及印度,錫金,緬甸

形態特徵編輯 大藤狀草本或亞灌木,長達3-7米。莖多分枝,老時變木質,無毛或近無毛。葉卵形或寬卵形,長8-14厘米,寬4.5-10.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有時近截形,邊緣具細至有時粗硬骨狀細齒;革質或近革質,兩面無毛,基生5-7掌狀脈,葉脈在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3-6厘米,無毛,基部增粗且旋卷;上部及在花序上的葉較小,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近心形,圓形或截形。頭狀花序盤狀,多數,通常排成密集頂生及上部腋生復傘房花序,形成大型叉狀分枝的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序分枝長於葉,被疏或密腺狀柔毛;花序梗細,長(3) 5-15毫米,被腺狀柔毛,具基生苞片及2-3個小苞片,苞片及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2毫米,尖;總苞圓柱狀,長5-6毫米,寬2-3毫米,外層苞片4-5個,線狀披針形,長1-2毫米;總苞片8,線狀長圓形,寬1-1.5毫米,頂端尖或稍鈍,被短柔毛,近革質,邊緣寬干膜質,外面無毛。小花全部管狀,約10個,花冠淡黃色,乳黃色或粉紅色,長8-9毫米,管部長3 .5毫米,檐部狹漏斗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毫米,急尖;花葯長3.5毫米,尾部約與花葯頸部等長或稍長於頸部;附片向基部幾不擴大;附片長圓狀披針形;花柱分枝長2毫米,具流蘇狀乳頭狀毛,頂端的束毛略短而長於側生的毛。瘦果圓柱形,長2.5-3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8-8.5毫米 花期9月至翌年1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0—2800米混交林中的喬木或灌木上。

分布範圍

產自西藏(波密、Mishuni)、雲南(金平、福貢、獨龍江、蒙自、文山、西疇、麻栗坡、平邊、景東、貢山)。印度、錫金及緬甸也有分布。模式采自雲南蒙自 [1] 。 [2]

相關的種

革葉藤菊 Cissampelopsis corifolia C. Jeffrey & Y. L. Chen」相關的種有:

腺毛藤菊Cissampelopsis glandulosa C. Jeffrey & Y. L. Chen

岩穴藤菊Cissampelopsis spelaeicola (Vant.) C. Jeffrey & Y. L. Chen

藤菊Cissampelopsis volubilis (Bl.)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