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頸帶海豬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頸帶海豬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頸帶海豬魚,Halichoeres scapularis (Bennett,1832),隆頭魚科海豬魚屬的一種海洋魚類。棲息深度2-10公尺中文名頸帶海豬魚有毒魚類否科中文名隆頭魚科經濟性是科號科名F412 Labridae食用魚類是中國大陸名側帶海豬魚最大體長20cm觀賞魚類是其他中文名頸帶龍、柳冷仔、頸帶儒艮鯛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簡介

體延長,側扁。吻較長,尖突。前鼻孔具短管。口小;上頜有犬齒四枚,外側兩枚向後方彎曲。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鰓蓋膜常與峽部相連。體被中大圓鱗,胸部鱗片小於體側,鰓蓋上方有一小簇鱗片;眼下方或後方無鱗。D.IX,11;A.III,11;P.14;L.l.26;G.R.17-21。體色隨性別與個體而異,幼雌魚體背側由橄欖黃至黃褐色,腹側白色,體側有一條黑色連續似"Z"字形縱帶,此縱帶在頭後部另有黃色縱紋參雜,尤其是下側最為明顯,而且向前延伸至吻部,形成另一條黃色縱紋,尾柄上側無暗色斑;雄魚淡綠色,縱帶漸退或消失,而在胸鰭基上方形成一黑斑,體側鱗片出現粉紅色垂直緣,頭部亦具粉紅色之斑塊或線紋,從胸鰭至腹部另具一斜紅紋,、臀及尾鰭各具多條粉紅色之縱紋或垂直紋。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礁區外緣的海草平台、砂石地,以及淺水礁湖及海灣。經常自由自在的獨自巡遊或群居,用尖尖的吻部由砂石底部翻出好吃的小甲殼類為食。具性轉變的行為,是屬於先雌後雄型的型態。

評價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東非到巴布新幾內亞,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海域等。台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台灣四周岩岸海域都可發現它的蹤影,為常見珊瑚礁中的魚種。[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