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Fengyun-3D)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氣象衛星,於2017年11月15日2時35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

該衛星主要用於對大氣定量探測和氣候變化監測,通過測量大氣在不同光譜通道的輻射值,定量反演得到大氣溫、濕度的三維分布,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基礎數據

研製歷程

2017年11月15日,風雲三號D星(中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第四顆星)成功發射。

2018年11月30日,風雲三號D星由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付給中國氣象局使用。

搭載設備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搭載了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儀,這台儀器採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傅里葉干涉探測技術,可以提高大氣溫度和大氣濕度廓線反演精度1倍以上,極大提升對中國中長期數值天氣預報的支撐能力,並將天氣預報的有效時效延長2-3天。

風雲三號D設計壽命5年,星上裝載了10台套先進的遙感儀器,除了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微波成像儀、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和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等5台繼承性儀器之外,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近紅外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廣角極光成像儀、電離層光度計為全新研製、首次上星搭載,核心儀器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進行了大幅升級改進,性能顯著提升。

衛星用途

軌測試結果表明,風雲三號D星可滿足大氣探測、溫室氣體監測、空間環境綜合探測等多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

風雲三號D星的地面應用系統首次建成了由南北兩極地面站加上國內4個地面站構成的全球數據獲取站網,實現了兩小時全球完整探測數據獲取;其地理定位精度達到遙感儀器亞像元,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光譜定標精度優於百萬分之二,大部分可見光通道輻射定標精度達到3%。

風雲三號D星與C星形成上、下午組網觀測,與靜止星形成高低軌配合,確保中國極軌氣象衛星業務的連續穩定運行,有效支撐「全球觀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

發射目的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交付使用後,將與在軌的風雲三號A星、B星、C星組網觀測,各衛星功能互補,使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更新時效從6小時提高到4小時。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將進一步加強對大氣定量探測和氣候變化監測,通過測量大氣在不同光譜通道的輻射值,定量反演得到大氣溫、濕度的三維分布,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基礎數據,觀測結果可用於全球的氣候變化監測和評估。

同時,D星還能對氣溶膠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進行更有效的監測,將為全球碳循環研究提供重要數據,增強我國在全球碳排放等問題上的話語權。

發射意義

風雲三號D發射後,經在軌測試將投入業務運行,成為中國低軌道下午觀測的主業務衛星,與2013年9月發射的風雲三號C共同組網,進一步提高大氣探測精度,增強溫室氣體監測、空間環境綜合探測和氣象遙感探測能力,促進氣象衛星綜合應用水平的提升,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綜合防災減災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重要支撐。

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在軌氣象衛星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2]

視頻

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 相關視頻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天眼觀全球服務海內外
我國第16顆氣象衛星 風雲三號D 發射成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