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市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風市穴】Fēng shì(GB31),經穴名。出《肘後備急方》。屬足少陽膽經。風市穴的位置:當膕橫紋上7寸。中醫認為刺激風市穴有排除大腿多餘水分,使大腿變苗條;緩解治療半身不遂、下肢麻木、腳氣等作用。

穴位含義

膽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後化為水濕風氣。
「風市穴」。「風」,風氣也。「市」,集市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後化為水濕風氣。本穴物質為環跳穴傳來的天部涼濕水氣,至本穴後,涼濕水氣進一步散熱縮合而變為天部的水濕雲氣,水濕雲氣由本穴的天部層次橫向向外傳輸,本穴如同風氣的集散之的,故名「風市穴」。

概況

【取穴】仰臥位,在大腿外側的中線上,兩手自然伸直時,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中指尖處,按壓有酸脹感[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吸濕後下行中瀆穴
【功能作用】運化水濕。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祛風化濕,通經活絡、強筋骨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治腰腿疾患:如腰尻重痛,下肢萎痹或麻木,膝痛,腨腸冷痛,渾身瘙癢,厲風,疝氣,遺尿,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癢,腳氣,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
現代又用風市穴治療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腰腿痛,小兒麻痹後遺症,膝關節炎,頭痛,眩暈,耳鳴,蕁麻疹等。
【配伍應用】
風市穴配陽陵泉穴、懸鐘穴,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風市穴配風池穴曲池穴、血海穴,有活血祛風止癢的作用,主治蕁麻疹。

穴位療法

【針刺】直剌1~1.5寸,局部有脹重感。一般直刺1~2寸。取穴時稍屈膝,大腿稍內收提起,可顯露髂脛束
【灸法】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以中指指腹垂直下壓風市穴,以有酸、脹、麻感為宜,每次左右各按3~5分鐘,先左後右,可治中風、半身不遂、下肢麻痹等症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少陽膽經《風市穴》

參考文獻

  1. 風市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