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痰

別 稱 :風痰證,肝經風痰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症狀 :脈弦面青,四肢滿悶

便溺秘澀,時有躁怒

其痰青而多泡

風痰,病證名。痰擾肝經的病證。風痰證有以下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痰擾肝經的病證。《醫學入門》卷五:「動於肝,多眩暈頭風,眼目瞤動昏澀,耳輪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跛奇證,名曰風痰。」《醫宗必讀》卷九:「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又名肝經風痰。二是指素有痰疾,因感受風邪或風熱怫鬱而發的病證。《泰定養生主論》:「風痰者,因感風而發,或因風熱怫鬱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風、寒、氣、熱、味而喘咯咳唾,非別有五種之痰。」

由於時代認識的局限,唐宋以前,風之外受內生,統稱「中風」。近代根據風之成因,將風病分為外風和內風。風痰之「風」古人多從外風立論,並未詳加區分論治,但外風和內風在治療原則上有本質的不同,外風宜散,內風宜熄,故應將風痰證分為外風觸痰證與內風痰擾證兩大類。凡內風擾動挾有痰邪者可歸於內風痰擾證,「肝為風木之髒」,因「肝風」不同於外來之風,亦名「內風」。至於素有痰疾,受風觸發之證為外風觸痰證。 [1]

病因病機

有關風痰的病因病機,歷來認識頗不一致。有謂因風生痰者,有謂因痰動風者。其實既稱風痰,當是有風有痰,風與痰合邪為患。痰之生成,為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飲食不節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化不利,水液代謝障礙而成。

外風觸痰證的病因病機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風邪外襲影響肺之宣肅,肺津停蓄不布,凝而成痰,如《聖濟總錄》指出:「論曰風痰之病,得於氣脈閉塞,水飲積聚。……蓋風壅氣滯,三焦不和,則水飲易為停積。風能生熱,壅亦成痰。」另一方面為內有伏痰,脾肺氣虛,外風乘虛而入,與內痰相合而成。如《玉機微義》曰:「蓋風痰者,形寒飲冷」。

內風痰擾之病因病機須從整體觀和辨證觀出發。導致內風病變產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脾虛生風、血燥生風、血瘀生風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氣通於肝」,內風多責之於肝。「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脾乃土髒,為生痰之源,故肝風為病,往往與痰相兼為患。內風與痰又可互生,一方面風可生痰,如肝陽化風,煎熬津液,化而為痰,致肝風痰濁相兼;另一方面痰可生風,痰熱內伏,復為情志、飲食、煩勞所觸動,情志抑鬱或晦怒傷肝,肝失疏泄,氣機鬱結化火,致肝陽亢盛,內生肝風。正如《醫方考》謂「風痰者,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 [2]

臨床表現

眩暈頭風眼目瞤動昏澀耳輪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踡跛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3]

辨證施治

風痰之證需審「風」之所由,審因論治。

外風觸痰證

證候:可見於許多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等,亦可見於頭痛、眩暈等疾病,治則:疏風化痰。主方:止嗽散、參蘇散、牽正散等。常用宣散風邪藥與化痰藥配伍,又當辨別風寒風熱之性,配以辛熱辛涼之藥。

內風痰擾證

治則:熄風化痰。常用平肝熄風藥與化痰藥配伍,但應辨別內風之成因,

(1)肝陽化風夾痰證候:眩暈欲仆,頭搖而痛,項強肢顫,語言蹇澀,手足麻木,步履不整,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喉中痰鳴,舌紅苔白或膩,脈弦有力。治則:平肝熄風,清熱化痰。主方:羚角鈎藤湯,定癇丸。

(2)脾虛痰濕風盛證候:厭食、便溏、腹脹、舌象胖大或有齒痕、面黃、多嘆息、浮腫、肢重、嗜睡、胸悶等。有時單一,有時頻見,因痰濕程度、部位、新久等而異也。治則: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主方:半夏白朮天麻湯。還應注意痰之寒熱而施以溫化寒痰藥或清熱化痰藥,痰所停留部位不同,其治亦有所區別。針對內風痰擾,而陰虛或陽亢之勢不甚明顯時,亦可佐以少量辛熱搜風豁痰之藥,但要注意藥味不可過多,藥量不可過大,以免耗陰傷津,內風更加妄動。

(3)風痰急症證候:痰涎壅盛,阻礙氣道,呼吸急迫,陰陽之氣難以續接。治則:根據急則治標與「其在上者,因而越之」的原則,因勢利導,採用涌吐祛痰。主方:古人常用瓜蒂散、三聖散、救急稀涎散及參蘆飲等方。此法對於體壯正氣旺盛之人尚可,但對於素體虛弱,年老體弱之人仍需謹慎使用。 [4]

學術論文

  • 馮學功. 論腎虛氣弱風痰瘀血阻絡在缺血性中風恢復期病機中的重要性. 《 中醫雜誌 》 , 1998
  • 王志英,周學平,郭立中,金路. 周仲瑛教授從風痰論治支氣管哮喘的經驗介紹. 《 CNKI;WanFang 》 , 2010
  • 張永春,汪受傳. 汪受傳從風痰論治兒童多發性抽動症經驗. 《 CNKI 》 , 2010
  • 鄧悅,常立萍,齊鋒,李雙娣等. 高血壓病從"風痰瘀絡"論治的思考. 《 CNKI 》 , 2011
  • 李保東,鞏尊科. 中風痰證與SOD及MDA關係的探討. 《 遼寧中醫雜誌 》 , 1997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