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雲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雲渡

中文名: 飛雲渡

外文名: FeiyunduBridge

始建時間: 20世紀90年代

投用時間: 2001年8月

類 型: 拱橋、人行橋

長 度: 58米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紅坪鎮

管理機構: 神農架林區生態旅遊區天燕景區管理處

飛雲渡(Feiyundu Bridge),又稱彩虹橋,原稱燕天飛渡,位於中國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紅坪鎮,是神農架林區生態旅遊區天燕景區景點之一。

飛雲渡於20世紀90年代動工建設,時稱「燕天飛渡」,於2001年8月建成並投人使用,後定名為「飛雲渡」。

飛雲渡全長58米,寬度為3-5米,是一座橫跨在埡口上空的觀景橋,是華中地區海拔最高的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觀景橋,是亞洲海拔最高的景觀橋。[1]

歷史沿革

20世紀90年代,飛雲渡動工建設,時稱「燕天飛渡」。

2001年8月,燕天飛渡建成並投人使用,後定名為「飛雲渡」。

橋樑位置

飛雲渡位於中國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生態旅遊區天燕景區(紅坪鎮),橋位區所在地燕子埡距林區政府所在地松柏鎮西南約39千米,海拔高度約為2200米。

設計理念

飛雲渡在景觀設計和外觀裝飾的總體風格為古樸、自然,儘量淡化人工建築色彩,避免造成視覺上的反差,力求與天然景觀融為一體。設計上在結構安全、經濟適用的基礎上,重點考慮了美觀因素,以使該橋在建成後能與周圍優美的自然風光相協調,並能起到錦上添花的美學效果。該橋採用單跨拱橋,體塗滿了橘色,猶如一道彩虹划過天空,充分展現了「燕天飛渡"的意境,為燕子埡增添了一處新景點。

設計特點

設計參數

飛雲渡全長58米,寬度為3-5米,拱肋中心線立面圓曲線半徑為75.40米,平面圓曲線半徑為421米。拱軸線理論跨度58米,矢高5.8米,矢跨比為1/10。拱肋內傾角9.782°,全橋寬度由拱腳處5米逐漸變化至拱頂處3米。拱肋高度由拱腳處1.2米至拱頂處0.9米逐漸變化,拱肋寬度為0.5米,頂、底板板厚均採用16毫米,腹板厚12毫米,箱形拱肋縱向每3米設一道橫隔板,每1.5米設一道腹板豎向加勁肋;兩片拱肋在對應拱肋橫隔板處每3米設一道橫樑,人行踏步每階高14厘米。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據2020年5月神農架林區生態旅遊區官網顯示,飛雲渡位於神農架天燕景區內,神農架天燕景區票價為60元/人。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飛雲渡建設過程中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①是中國國內同類結構中跨度最大的鋼結構人行拱橋。

②拱肋採用無支架高空施工,安裝技術難度大,合攏精度要求高。

③結構設計構思新穎、受力合理、造型美觀。

④利用拱肋作為橋面承重結構直接受力,用料節省,造價低。

⑤採用矢跨比1/10的坦拱,減小了爬坡高度以節省遊客體力;橋面人行踏步合理設置以適應遊客走行習慣;橋樑中部踏面加寬以滿足遊客在橋上駐足觀景、攝影攝像的需要。

文化特色

形象宣傳片

2019年8月1日起,湖北文化和旅遊形象宣傳片「靈秀湖北楚楚動人」連續一周登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和路透社11連屏,每天播放216次。其中神農架林區天燕景區飛雲渡景點成為宣傳片組成部分,向世界展示中國湖北和神農架的獨特魅力。

價值意義

飛雲渡又稱彩虹橋,是華中地區海拔最高的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觀景橋,也曾是209國道的制高點。(神農架新聞網 評)

飛雲渡作為中國神農架風景區的一座人行天橋,在設計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充分考慮了遊客使用的方便。(《神農架燕天飛渡人行天橋的設計》 評)

參考來源

河源南越王山飛雲渡7D玻璃天橋

參考資料

  1. 飛雲渡話滄桑,瑞安網 , 2018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