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機黑匣子是什麼東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機黑匣子

來自網絡的圖片

飛機黑匣子是什麼東西實際上,「黑匣子」是俗名。它的真名很普通:「飛行數據記錄儀(FDR)」。它是一種將飛機飛行的情況儲存下來的儀器,當「不幸」發生以後需要了解飛行情況時,可以通過一些設備把它們播放出來。[1]

飛行數據記錄儀(黑匣)

空難事故發生後,飛機往往解體,甚至被烈火燒毀。人們到現場救援的時候,總是會尋找一個東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對了,這就是被譽為空難「見證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給調查人員提供證據,幫助他們了解事故的真相。

實際上,黑匣子是飛機上的記錄儀器,一種是飛行數據記錄儀。它能將飛機的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況、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格林威治時間,還有飛機系統工作狀況和發動機工作參數等飛行參數都記錄下來。另一種是座艙話音記錄儀。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無線電通話記錄器,可以記錄飛機上的各種通話。這一儀器上的4條音軌分別記錄飛行員與地面指揮機構的通話,正、副駕駛員之間的對話,機長、空中乘務員對乘客的講話.威脅、爆炸、發動機聲音異常,以及駕駛艙內各種聲音。黑匣子能夠向調查者提供飛機出事故前各系統的運轉情況。

因為空難發生在短暫的瞬間,有時飛行員和全部乘務員同時遇難,調查事故的原因會有很大困難,而飛行數據記錄儀可以向人們提供飛機失事瞬間和失事前一段時間裡,飛機的飛行狀況、機上設備的工作情況等。而座艙語言記錄儀能幫助人們根據機上人員的各種對話分析事故原因,以便對事故作出正確的結論。為了承受飛機墜毀時的猛烈撞擊和高溫烈焰,黑匣子的外殼具有很厚的鋼板和許多層絕熱防衝擊保護材料。

而且為了儘可能的安全,黑匣子通常安裝在飛機尾部最安全的部位,也就是失事時最不易損壞的部位,在飛機墜毀時,黑匣子在1100℃的火焰中能經受30分鐘的燒烤,能承受2噸重的物體擠壓5分鐘,能夠在汽油、機油、油精、電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幾個月,總之,它能在許多惡劣的條件安然無恙。就算這樣的保護,仍然在有些空難中黑匣子遭到了損壞,所以國際航空機構又規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而且記錄介質也從磁帶式改進成為能承受更大衝擊的靜態存儲記錄儀,類似於計算機里的存儲芯片。

其實,黑匣子並不是黑色的,為了便於人們搜尋,它被塗上了鮮艷的桔黃色,也許是人們覺得它裡面存儲了東西對飛機事故的鑑定意義重大吧,實在是太神秘了,所以使用了這樣一個同樣神秘的名字――「黑匣子」。

飛機黑匣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在一個匣子裡(也可以說是一個小盒子,不過這個盒子比較特殊,下文有所描述,這裡是氣氛需要),裝上磁記錄設備,它可以實時地把飛行員說的話,飛行員機外通訊和飛行數據記錄下來(一般在飛機出事前30分鐘的各種信息,它都可以保留下來)。這樣,就為事後分析故障提供了方便。

最早利用黑匣子的是軍用飛機

1908年,美國發生了第一起軍用飛機事故。

以後,隨着飛行事故增加,迫切需要有一種研究事故發生原因的儀器。二戰時,飛行記錄儀正式在軍用飛機上使用。戰後,開始用到民航飛機上。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早期的記錄方式比較落後,用的是機械記錄的方法,記錄在照相紙上。雖然有所記錄,但是很多都「消失」了。當磁記錄方式發明後,可靠性才有所改變。

那飛行記錄儀為什麼稱為「黑匣子」呢

原來,為了保證這種設備在飛機出事故後不被破壞,特地的用合金材料為它製作了一個非常堅固的匣子。這種匣子耐高溫(600℃~800℃),高壓(可承受1噸重的壓力),防腐蝕。其實,這種合金製作的「黑匣子」並非黑色。相反,它一般都被塗成明黃、橘紅等鮮艷奪目的色彩,以便之後尋找。飛行記錄儀之所以被稱為「黑匣子」可追溯到1954年,當時飛機內所有的電子儀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狀都統一的黑色方盒裡。

為了回收方便,黑匣子上還安置了降落傘,一般當飛機達到某一極限,其可以自動彈出安全降落。為了確保安全,它通常安裝在遠離飛機中心的尾翼翼根的地方。看來,飛機設計人員對這位特殊的「見證人」是備加照顧的。[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