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蛾撲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蛾撲火:飛蛾投火。比喻自取滅亡。

出 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例 句

這傢伙畏罪潛逃,今天自己送上門來,豈不是~。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自投羅網 飛蛾投火 、自取滅亡 、燈蛾撲火、 飛蛾赴火

反義詞 :明哲保身

成語故事

南朝梁時,朝廷大臣到溉的孫子到藎,從小就非常聰明,而且擅長寫詩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賞識。

一次,到溉和到藎隨梁武帝遊覽京口的北顧樓。梁武帝邊觀景,邊讓到溉作詩,到藎很快就寫好了。梁武帝看後和到溉開玩笑說:你的文章是不是孫子代寫的?並為到溉寫了一首詩。

大意是:到溉一生辛苦,像飛蛾撲火一樣,為了照亮他人,自己焚身也毫不吝惜,毫不保留地貢獻着一切,如今已經年老,可讓到藎接替爺爺了。這個成語比喻自取滅亡[1]

視頻

經典成語故事-飛蛾撲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