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飲汪彥章池閣見龍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飲汪彥章池閣見龍掛

來自搜狐網的圖片

作品名稱:飲汪彥章池閣見龍掛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洪芻

飲汪彥章池閣見龍掛是宋朝作家洪芻的作品之一。

洪芻(生卒年不詳),宋洪州南昌人,字駒父。洪朋弟。哲宗紹聖元年進士。放意江湖,不求聞達。徽宗崇寧中坐元符上書邪等,降官監汀州酒稅,入黨籍。欽宗靖康中為諫議大夫。汴京失守,坐為金人括財,流沙門島卒。有《老圃集》、《香譜》。[1]與兄弟洪朋、洪炎和洪羽並稱「四洪」,宋朝作家。

正文

避暑追涼許近尋,君家池閣爽煩襟。

密雲不雨龍掛尾,落葉辭風蟬噪林。

許遠清灣淨如拭,沒多紅芰意能深。

圍棋爭道未得去,遮莫城頭西日沉。[2]

簡介

洪芻於紹聖元年(1094年),中進士。崇寧三年(1104年),坐元符間上書入黨籍,為邪等,奪官貶謫閩南。兩年後復官。靖康中為諫議大夫。汴京失守,洪芻為金人搜括金銀,建炎元年(1127年),流放沙門島,後死於貶所。

洪芻詩入江西詩派,黃庭堅謂其「風骨清潤」「句甚秀而氣有餘」「作詩甚有法度」。著有《題雙林寺》《將自潁上》《道中即事》《擬峴台》《田家謠》等詩,其《老圃集》1卷,文集已佚,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重輯為2卷。《通志·藝文略》著錄其有《洪駒父詩話》1卷,今人郭紹虞《宋詩話輯佚》曾加輯錄。[3]

洪芻年譜

1066年,宋英宗治平3年,1歲。生於建昌軍(今永修-安義一帶)。成年後舅舅黃庭堅寄厚望,取字駒父。

1070年後,洪芻跟從祖母勤苦學習,好賦詩詞,士君子多慕之。以詩聞名。『但以文論,固不愧酷似其舅之稱』、『殫洽開豁,溢於文詞。放浪江湖,不求聞達。

1089年,任黃州監酒官(酒正),好飲,舅黃庭堅警之。

1090年,黃州知錄參軍。舅黃庭堅告知舅公李常、孫覺死訊。

1091年,任黃州推官。同年6月初8,黃庭堅母即洪芻外婆逝於京。芻任職至少到1093年8月。

1094年,哲宗紹聖元年,29歲。與弟弟洪炎同舉進士。

1094至1102年,主晉州州學教授。

1102年9月,37歲,因為朝廷『作元符上書邪下,降兩官,監汀州酒稅』。

1104年,『崇寧三年入黨籍』,被打入『崇寧黨籍』。

1106年,『五年敘復宣德郎』,閒官散居。

1116年(政和六年)起5年時間,擔任『太平江州祠官』(祠吏),作〈奉安玉冊記〉。

1118年(重和元年),53歲,撰《豫章職方乘》3卷,後作續篇《後乘》12卷;陸續着《楚漢逸書》敘述楚漢人物與掌故,82卷,今佚。

1120年(宣和二年),洪芻作『德化縣』(今九江縣)《陶淵明祠記》、《宣、政間名賢題跋》:

掃除先遠之丘墓,掇拾祖宗之手澤,真子孫職也。…宣和二年二月廿七日,豫章洪芻駒父書。

1121年(宣和三年),任信州通判軍等職事官,作《信州岩洞記》、鉛山《石井記》。在此前後時間,作《老圃集》等。

1123年(宣和五年),在江西貴溪之祈真岩,游昭真館題名石刻:「宣和五年四月四日來訪昭真之館峭壁四立…低回留之…山厓豫章洪芻記」。

1126年(靖康元年)六月,洪芻尚在江西,有《跋東坡畫天籟堂壁》。

1127年(建炎元年),3月,金人包圍京城。終日飲酒。後被金人以屠城為脅迫,參與『張邦昌篡立』事件、『監守自犯奸』,讓景王府宮人曹三馬陪酒等罪,6月高宗命馬伸彈劾他,被降為散朝大夫。

1128年(高宗建炎二年),63歲,八月流放沙門島(今山東蓬萊海中孤島)、『永不放還』。作詩「煙波不隔還鄉夢,風月猶隨過海身」。不久死於沙門島。1132年正月,弟洪炎作詩獻表弟徐俯川紀念之。

參考資料

  1. 洪芻簡介 國學薈網
  2. 洪芻的詩詞全集 飲汪彥章池閣見龍掛 國學薈網
  3. 洪朋兄弟 中國大百科全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