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坊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坊區哈爾濱市轄區。位於哈爾濱市區東南部。東鄰阿城區,北連南崗區,西接平房區。面積339.55平方千米,2009年戶籍人口76.82萬人。轄20個街道、3個鎮、1個鄉:香坊大街街道、安埠街道、通天街道、新香坊街道、鐵東街道、新成街道、紅旗街道、六順街道、建築路街道、哈平路街道、安樂街道、健康路街道、大慶路街道、進鄉街道、通鄉街道、和平路街道、民生路街道、文政街道、王兆街道、黎明街道、成高子鎮、幸福鎮、朝陽鎮、向陽鄉。區政府駐大慶路街道三合路229號。

本區是哈爾濱市的發祥地。哈爾濱汽輪機、哈爾濱鍋爐、哈爾濱電機等三大動力廠在轄區內。主幹道有和興路、三大動力路、和平路、公濱路、紅旗大街等。濱綏等鐵路,京哈、哈阿、哈五出城口3條高速公路,以及二環快速幹道貫穿全區[1]

歷史沿革

香坊,因清代嘉慶年間(1796一1820年)出現「線香作坊」而得名。同時,因有田姓人開燒鍋,亦稱「田家燒鍋」。清末,位居今香坊區東部的聚源燒鍋,在埠頭區(今道里區)設有分號,因香坊地勢高於道里,故稱香坊為「上號」,道里為「下號」。還因修築中東鐵路,最初測定於香坊預修火車總站,定名哈爾濱站。後來火車總站移至秦家崗(今哈爾濱站),人們又稱香坊一帶為「老哈爾濱」。

香坊地區,清末屬阿城縣管轄。1898年修築中東鐵路,田家燒鍋被收買作為鐵路工程局駐地,西香坊被劃為鐵路附屬地。1921年後,中東鐵路沿線收歸東省特別區哈爾濱市政管理局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7月1日,劃歸哈爾濱特別市管轄。1938年7月1日,偽哈爾濱市公署公布市區條例,廢止保甲制,實施區制,設立香坊區,下設升永街、六順街、油坊街、通天街4個城市分區和平房、朝陽、大嘎哈、柳樹林4個農村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香坊區隸屬哈爾濱市管轄。1950年2月,哈爾濱市政府決定,將香坊區改為郊區,全區轄王家店、莫力街、朝陽、平房、新香坊、平新等25個行政村

1952年將雙城縣平安、平順兩個行政村劃歸香坊區管轄。1953年1月,進行區劃調整,實行市區與郊區分設,將農村部分劃歸新設置的平房區(郊區)管轄,將原香坊區城區改為城市區。1959年和1960年,將阿城縣石槽公社全部和新鄉、舍利公社的10個生產大隊劃入香坊區。1963年3月,將郊區農村公社劃歸濱江區。1972年8月,將原濱江區的向陽、幸福、和平3個公社劃歸香坊區管轄。1984年政社分開,將公社改為鄉的建制。1985年5月,將和平鄉和成高子街道辦事處合併改為成高子鎮。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香坊區總人口367382人,其中:六順街道50288人,香坊大街街道33169人,紅旗大街街道54742人,安埠街道17831人,通天街道32751人,新成街道31502人,鐵東街道41263人,新香坊街道20297人,城高子鎮29232人,幸福鄉42174人,向陽鄉14133人。動力區總人口410842人,其中:哈平路街道35284人,建築街道26749人,安樂街道22326人,健康路街道26729人,大慶路街道38118人,進鄉街道54299人,通鄉街道30378人,和平路街道25488人,民生路街道23998人,文政街道37609人,王兆街道13504人,朝陽鎮33834人,黎明鎮42526人。

2001年6月,撤銷黎明鎮,設立黎明街道。2003年4月,撤銷幸福鄉,設立幸福鎮。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6]73號):同意撤銷哈爾濱市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以原動力區和香坊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香坊區的行政區域。香坊區人民政府駐香坊大街。新的香坊區位於哈爾濱市東南部,東與阿城區接壤,北連南崗區,西接平房區。土地面積339.5平方千米,轄20個街道、3個鎮、1個鄉,總人口72.7萬人。

2009年,香坊區面積339.5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6.82萬人[2]。轄20個街道、3個鎮、1個鄉:香坊大街街道、安埠街道、通天街道、新香坊街道、鐵東街道、新成街道、紅旗街道、六順街道、建築路街道、哈平路街道、安樂街道、健康路街道、大慶路街道、進鄉街道、通鄉街道、和平路街道、民生路街道、文政街道、王兆街道、黎明街道、成高子鎮、幸福鎮、朝陽鎮、向陽鄉,共有104個社區、46個行政村

視頻

香坊區 相關視頻

香坊區宣傳片
香坊區:同心共逐夢 奮進新時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