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奩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奩集》,一說是韓偓所作,一說五代和凝所作(《夢溪筆談》卷十六:和魯公凝有艷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後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

生成環境

韓偓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正走向滅亡,這一時期朝政腐敗,農民起義接連而起,國家岌岌可危,可是上層階級卻逃避現實,縱情享樂,進行着最後的狂歡。

據《香奩集自序》稱其詩作於庚辰、辛巳之際到辛丑、庚子之間,即公元860年到880年間,當時韓偓屋正處於青年時期,在他昭宗龍紀元年(889) 中進士之前。陳寅恪說進士詞科"重詞賦而不重經學,尚才華而不尚禮法,以故唐代進士科,為浮薄放蕩之徒所歸聚,與娼妓文學殊有關聯。

觀孫棨《北里志》及韓偓《香奩集》,即其例證。又雲:"孫序作於中和甲辰,即僖宗中和四年。韓序中所謂庚辰辛巳,即懿宗廣明元年及中 和元年。然則進士科舉者之任誕無忌,乃極於懿、僖之代。"當時之文人如杜牧等皆以風流自詡,流連於秦樓楚館間,與歌伎交往密切。不難理解,在這種社會風氣的驅動下,人品正直的韓偓也會寫出動人心魄的艷情詩來。正如宋初之晏、歐身居要位亦作艷詞,這並不影響對他們的品行判斷。

內容及其特色

韓偓《香奩集自序》:"遐思宮體未降,稱庾信工文;卻誚《玉台》,何必倩徐陵作敘。粗得捧心之態,幸無折齒之 慚。柳巷青樓,未嘗糠秕;金閨繡戶,始預風流。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危之瑞露,春動七情。如有責其不經,亦望以功掩過。"從序言可以看出,《香奩集》創作宗旨與《玉台新詠》一 致,都着力描寫女性姿態、情思。後來的《花間集敘》雲:"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妖嬈之態。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由此可見由詩到詞的遞變關係。

表現女性閨情愁思的艷詩

《香奩集》中有一首《自負》:"人許風流自負才,偷桃三度下瑤台。至今衣領胭脂在,曾被謫仙痛咬來。"可看作是他的自我表白,以風流自負,縱情放蕩。詩人在青年冶遊期間必定結識了不少女子,其中有幾個他到後來都難以忘懷。雖然他沒有經歷過像李商隱和韋莊那樣刻骨銘心的愛情, 但他能夠欣賞女性的美好姿容,對她們的情思也有深切體會,因而他的多數作品還是蘊含感情,讀 罷讓人深有感觸。

《香奩集》中有不少詠物詩,如《詠燈》《屐子》、《詠浴》、《詠手》、《 松髻》、《裊娜》等,皆從女性的一件細小的裝飾物或一種姿態着眼,工筆細膩深刻,感官刺激強烈,這也是晚唐時傾斜的審美趨向的產物。《香奩集》里的閨怨詩大都採用女性口吻來寫,其中一 部分詩是專為歌伎而作,照顧到歌伎臨場演唱的需要,這與詞的創作背景一致。如《席上有贈》: "矜嚴標格絕嫌猜,嗔怒雖逢笑靨開。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橫接眼波來。鬢垂香頸雲遮藕,粉著 蘭胸雪壓梅。莫到風流無宋玉,好將心力事妝檯。"這首詩格調雖不高,但卻與酒席歌筵間的狎昵氛圍相適應。

融情入境,於寫景中寄託淡淡的惆悵的詩作

《唐詩三百首》選了韓偓詩一首: "碧欄杆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這首詩全篇描摹人物居住環境,空間層次很分明,從欄杆到繡簾,從屏風到錦褥,鏡頭焦點由外界轉入室內,人物的容貌和情緒都隱藏在幕後,但我們還是能深切感受到她孤寂的心境。詩詞貴在含蓄,如果直接說明她因何事煩惱,詳盡描繪她的憂愁,就沒有餘味了。這類詩是《香奩集》中最具藝術感染力的作品。詩境由雄渾闊大向幽深靜美轉變,逐漸與詞境靠近。 直抒胸臆、有所寄託的作品

《思錄舊詩於卷上悽然有感因成一章》:"緝綴小詩鈔卷里,尋思閒事到心頭。自吟自泣無人會,腸斷蓬山第一 流。"據此詩所言,《香奩集》中部分作品有所寄託,並不都是單純的艷情詩,但由於用意曲折隱 晦,其中深意難以領會。近人震鈞作《香奩集探微》雲:"《香奩集》命意,去詞近,去詩卻遠。 然三百篇之西方美人、靜女其姝,何一非此物此志也。"然而,震鈞認為《香奩集》中之詩皆是借 艷詞寄託作者忠君愛國之志,以韓偓屋比屈原,則未免穿鑿過分。還有《蹤跡》、《舊館》等也是直言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1]

成就

《香奩集》選自《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三》

沈括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藥方,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