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竹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竹屬

中文學名:香竹屬

拉丁學名:Chimonocalamus Hsueh et Yi

界:植物界

香竹屬(Chimonocalamus Hsueh et Yi)是禾本科下的一個屬,該屬屬於中小型竹類,地下莖合軸叢生。竿梢頭直,中下部各節均有一圈相互靠接或各自分離的刺狀氣生根;節間圓筒形,在分枝的一側微扁或具縱脊與溝槽,罕渾圓,空腔內常具黃色芳香油液;竿環微隆起至強隆起;竿每節具1枝或多枝,但常為3枝或具3主枝,枝環顯著隆起,主枝下部節上亦可有刺狀氣生根刺。

目錄

形態特徵

地理分布

實際用途

該屬物種

相關比較[1]

形態特徵

竿籜脫落性;籜鞘一般均較其節間為長,紙質至薄革質,背部通常貼生棕色小刺毛,鞘口狹窄,呈舌狀突出或下凹;籜耳通常不明顯;籜舌顯著,常具流蘇狀維毛;籜片線形至披針形,直立或外翻。葉耳微小或不存在,鞘口繸毛髮達,勁直或波曲;葉舌低矮;葉片通常較小,狹窄,次脈2-4對罕可更多,小橫脈清晰,組成長方格狀。圓錐花序簡短而疏散,位於具葉小枝之頂端,花序分枝的基部通常具微毛與鱗片狀苞片;小穗含小花4-12朵,最上方小花為不孕性,且常呈針芒狀;小穗柄扁平,小穗軸節間的內側扁平,具淺溝槽,向上漸粗而呈棒狀,密被白色柔毛;穎2片,第一穎較小,3-5脈,第二穎7脈;外稃薄革質,7-9脈,小橫脈通常明顯,先端鈍尖,邊緣生纖毛;內稃略長於外稃,質地與外稃相同或較之為薄,背部具2脊,脊上被纖毛,先端鈍;鱗被3,倒卵形或菱形兼卵形,先端細齒裂為纖毛,呈流蘇狀,後方1片較小;雄蕊3,花葯不伸出花外;子房無毛,花柱2或單一,簡短,柱頭2,羽毛狀。穎果呈細長紡錘形,光滑,無腹溝。

地理分布

本屬現知共有10種與1變種,其中2種產國外,1種見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南部,其餘7種與1變種均為雲南南亞熱帶山區所特有,由此可知雲南南部實為本屬的分布中心。

實際用途

發筍期在夏秋兩季,筍味美,故群眾均稱之為「香竹」,為著名的筍用竹;其竿材堅硬,空腔內含芳香油液,不易為蟲蛀,為良好的材用竹。

相關比較

香竹屬與玉山竹屬Yushania Keng f.相似,甚至有將其併入玉山竹屬的意見。不同之處在於本屬無細長的竿柄,竿節上有刺狀氣生根,外稃多脈而先端鈍,內稃長於外稃等特徵可以與玉山竹屬相區別。

香竹屬在營養體上,特別是竿基部各節處環生刺狀氣生根,與寒竹屬Chimonobambusa頗易相混。但本屬地下莖為合軸叢生,而寒竹屬則是單軸散生,有真鞭,故彼此仍易區分。此外,本屬具真花序,寒竹屬只具花枝而無真正穗軸延續的花序,故此兩屬應是隸屬於不同的超族之中。

參考資料

  1. 香竹屬,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