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公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公天主堂

圖片來自catholic

馬公天主堂落成於1952年8月30日,又稱聖母病人之痊天主堂,原屬靈醫會高雄教區,1961年改隸台灣天主教台南教區[1],屬第五總鐸區聖堂。

沿革

澎湖天主教的傳播發端於1949年,國民政府內戰後撤軍台灣,天主教神職人員隨著教友遷移至台灣各地,其中包括澎湖。自1950年起,便有山東籍神父傅興仁在馬公設置臨時聖堂,當時宣講對象均為大陸來澎之軍眷。

義大利籍神父靈醫會的羅德信意大利語Antonio Crotti,1915-1987)於1954年抵達澎湖,接下教會診所的工作,並也承擔起澎湖地區傳教業務。[2]羅神父有感於傳教對象多為軍眷,流動率高、宣教效果不佳,遂動念籌建聖堂,投入各項社會事業,如巡迴診所、創辦醫院,開設英語進修班和幼稚園等,將傳教重心轉向當地居民。

1957年,原「瑪利診所」擴建為惠民醫院第一期工程完成,又因當時台灣適逢二戰波及,物資缺乏,天主教會較易取得美國捐贈管道,不少台灣民眾因此受惠,傳道事業順遂;天主神父亦陸陸續續在白沙後寮村、講美村和湖西鄉沙港村等地建堂佈道,於是在1960年代,澎湖天主教信徒一度高達一千之數,而信眾多為外省族群

原教堂不敷使用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利用在1950年代獲得的公地作為教產,並以民間捐款作為建堂基金,新的天主教堂於1964年8月30日竣工,即「馬公天主堂」,又曰「聖母病人之痊天主堂」。

天主教雖然在1970年代以後信徒大幅下降,但是對於社會福利與醫療事業的貢獻仍是有目共睹,更另外在1981年成立惠民啟智中心,服務澎湖居民。

特色

馬公天主堂新落成之際,羅德信神父特別指定以彩繪宮廟門神聞名的黃友謙來繪製「耶穌基督聖像」;而參與天主堂耶穌壁畫的往事,也是「國寶」級大師黃友謙迄今最津津樂道的作品。[3]

參考文獻

  1. 余, 光弘; 黃, 有興.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153–155. ISBN 9860015198 (Chinese (Taiwan)). 
  2.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誌》.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181–183. ISBN 986001521X (Chinese (Taiwan)). 
  3. 邱, 祖胤. 〈黃友謙列人間國寶 畫遍澎湖廟宇〉. 中國時報. 2013-06-11 [2018-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6)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