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光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光輝
出生 (1964-09-01)1964年9月1日
國籍 中國
教育程度 日本群馬大學高分子工學科
職業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知名於 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知名作品 藥物載體

馬光輝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2001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3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年),現任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國際期刊J MicroencapsulationFrontier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編委。

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目前研究方向為均一高分子微球和微囊的製備及在生化工程和醫學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和開發用於生化分離、藥物載體、免疫佐劑(疫苗遞送系統)、細胞培養微載體、酶固定化載體的重要產品;同時進行長效蛋白質藥物製劑、黏膜給藥凝膠製劑、抗癌劑靶向性載體的設計、製備和應用研究。

承擔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973課題、863課題、自然科學重點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基金、中國科學院重要方向性項目、中國科學院創新設備研製項目等多個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還承擔了企業合作項目多項(包括美國GE Healthcare美國輝瑞英國聯合利華等跨國公司)。中國發明專利授權67項,歐洲專利授權1項,美國專利授權4項,專利技術和產品在國內外300多家單位得到應用。

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2001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3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年),現任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國際期刊J Microencapsulation、Frontier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編委 。

1984年公派去日本讀大學本科,1988年獲得日本群馬大學纖維高分子工學科學士學位,1990和1993年分別獲東京工業大學高分子工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2001年任東京農工大學生物系統應用科學研究科的Assistant Professor,2001年回國後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目前研究方向為均一高分子微球和微囊的製備及在生化工程和醫學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和開發用於生化分離、藥物載體、免疫佐劑(疫苗遞送系統)、細胞培養微載體、酶固定化載體的重要產品;同時進行長效蛋白質藥物製劑、黏膜給藥凝膠製劑、抗癌劑靶向性載體的設計、製備和應用研究 。

承擔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973課題、863課題、自然科學重點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基金、中國科學院重要方向性項目、中國科學院創新設備研製項目等多個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還承擔了企業合作項目多項(包括美國GE Healthcare、美國輝瑞、英國聯合利華等跨國公司)。目前在JACS,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Nanomedicine, J Control Release, Chem Commun, Langmuir 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60餘篇,他引超過3500次,並有三篇論文分別於2007年、2011、2013年獲Elsevier出版集團"Highest Cited Original Research 2006 Awards","Top 50 Highly Cited Articles by Chinese Mainland Authors (2006-2010)" ,"Top Cited Paper for 2010 and 2011"獎勵。編著有專著《Microspheres and Microcapsules in Biotechnology》、《Rate Equation in Polymerization》、《高分子微球材料》等9部,並在10部英文編著中任10章作者,其中包括美國著名《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8版第20章作者之一。中國發明專利授權67項,歐洲專利授權1項,美國專利授權4項,專利技術和產品在國內外300多家單位得到應用 。 [1]

已獲得的獎勵和稱號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5年獲中央國家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屆"十大女傑"稱號,

200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9年亞洲青年女科學家獎工程技術類第1名,

2010年所譯學術書籍《納米生物技術-概念、應用和前景》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一等獎,

2011年獲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頒發的2011年度科技創新獎,

2012年獲亞洲生物技術協會(AFOB)-亞洲青年生物技術傑出貢獻獎(YABEC Award),

2013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頒發的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3年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4年獲中國化工學會頒發的侯德榜化工科技創新獎,工科學技術獎。

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所培養的研究生獲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全院每年20人,過程所首次獲得)1人次,中科院院長優秀獎3人次,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次,國家獎學金3人次,還有多名研究生獲BHBP獎學金,朱李-月華獎學金,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保羅生物科技優秀學生獎,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賽諾菲巴斯德生物醫學傑出研究生獎等;組內10多名青年職工均獲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資助和面上基金資助 。

文獻來源

  1. 馬光輝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