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克I型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克I型坦克

馬克Ⅰ型坦克是1916年英國製造的新式武器,被稱為坦克鼻祖。Mark I 坦克由英國研製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英國軍隊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參與戰爭的坦克。Mark I 坦克在1916年8月開始服役,並於1916年9月15日首次應用在索姆河戰役上。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壞戰場上的鐵絲網、越過戰壕、亦能抵禦小型武器的射擊。

基本內容

中文名:馬克I型坦克

車 高:3.2米

車 長:8.1米

車 寬:4.2米

基本介紹

馬克Ⅰ型坦克是1916年英國製造的新式武器,被稱為坦克鼻祖。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外形特徵

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在英國誕生。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霍奇基斯6磅快速炮和4挺哈齊開斯機槍,「雌性」僅裝6挺維克斯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

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闢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製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Mark I 坦克的菱形構型的特點是戰車底盤與上部車身結合為一體變成一個高大的菱形,加上低重心及特長履帶,就如把整個戰車車體變成了一個大車輪,令車體可以滾過一切的鐵絲網與大小壕溝。

在雌雄兩型坦克車體左右兩旁都有設置各一門炮塔,雄性坦克在炮塔裝置的是一門霍奇基斯(Hotchkiss)海軍用6磅(57mm)快速炮,在炮塔的6磅炮後方另設置一挺7.7mm維克斯水冷式重機槍(Vickers machine guns),車身前後部兩旁再各設置一挺7.7mm維克斯水冷式重機槍,總計炮2門,重機槍4挺。雌性坦克是在雄性坦克原裝設6磅炮的位置改為一挺7.7mm維克斯水冷式重機槍,其他沒有變化。

車體內的乘員室並無任何隔間,引擎和武器等機械同處於一個空間內,加上引擎無裝置減震減音裝置,因此環境非常惡劣。車體內部充斥來自引擎的一氧化碳廢氣、汽油和機油味,而武器開火後的硝煙味亦直接衝擊車箱內的空氣質量,再加上車箱內溫度高達攝氏50度,極端惡劣的環境導致不少乘員在車上暈倒。

因各種武器直接放置在車箱內,為減輕各種開火時會引起的危險(如卡彈、開炮的火花及彈出的彈殼),乘員會戴上頭盔,護目鏡及鎖鏈臉罩。 Mark I坦克的操控十分困難,轉彎是依靠控制左右兩邊履帶的速度。坦克乘員共有8人,指揮官與駕駛各一人縱列並坐於坦克前部,指揮官與駕駛都負責操控坦克,坦克後部還有2人要分別站着操作左右各一個的2段變速傳動箱,也就是說操控一輛Mark I 坦克需要4個人。因車內非常嘈吵,前方及後方的乘員會先用扳手大力敲打引擎盒引起對方注意,再用手勢去溝通。其餘的四人就是炮手以及裝填手,裝填手與齒輪員還要兼當機槍手。

歷史及設計

英國的威爾遜中尉及崔斯頓在1915年夏天為陸舟委員會(en:Landships Committee)製作了小威利戰車後,發現未能滿足委員會的幾項要求,特別是跨越戰壕的能力不足。為滿足委員會的要求,威爾遜就設計了一輛以菱形為整體構形的戰車,並於1915年12月成功製成試驗車。當時試驗車的代號為「母親」(Mother)。到1916年初通過所有測試,代號亦改為「坦克」(Tank)。從第一輛生產的戰車開始,正式稱為Mark I 坦克(Mark I Tank),同時也正式開啟 「坦克」(Tank)這個名詞。之後因為賦予的任務不同,區分為;沒有裝備火炮只配有機槍的稱為 「雌性坦克」(Female tank),裝備火炮也配有機槍的稱為 「雄性坦克」(Male tank)。

戰爭功績

1916年8月,英國共生產出49輛馬克Ⅰ型坦克,這還是在丘吉爾的支持下私自挪用海軍專款建造的。此時,索姆河戰役正在激烈進行,英軍前線司令黑格在得知這一秘密武器後,不顧許多人的反對,命令它們參加戰鬥,因為英軍的損失已經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雖然這49輛坦克命運各不相同,但是,首次參戰的18輛坦克卻使1916年9月15日的攻擊被永遠地載入世界戰爭史冊。1916年9月15日清晨,十幾個黑色的鋼鐵怪物出現在戰場上,怪物在泥濘的彈坑間如履平地般駛過,壓倒了曾經阻擋過無數步兵的鐵絲網,越過了塹壕,將德軍的工事碾壓得支離破碎。它們用機槍和火炮猛烈射擊,打得德軍屍橫遍野。德軍士兵在這突如其來的鋼鐵怪物面前,紛紛扔下槍支,四散奔逃。是的,坦克有「陸戰之王」的美譽,但那是之後的事情了,此時的「水櫃」更像個笨重的平行四邊形怪物。[1]

這一天,英國以21個步兵師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援下,在10公里寬的正面上分散攻擊,5個小時內向前推進了5公里,這個戰果以往要耗費幾千噸炮彈,犧牲幾萬人才能取得。其中有一輛坦克未放一槍就攻占了一座村莊,另一輛則奪取了一條塹壕,並俘虜了300多名德軍士兵。坦克的參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為英軍的進攻增添了聲勢,但是卻仍然不能幫助英軍徹底突破德軍的防線,因為在寬大的進攻正面上僅僅使用18輛坦克,效果實在是太有限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