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橋鄉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縣境西部,距縣城14公里。東北與暖水鎮相連,西鄰嶺秀瑤族鄉、資興市黃草鎮,北靠東江水庫,南接外沙鄉。[1]

基本概況

馬橋鄉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縣境西部,距縣城14公里。東北與暖水鎮相連,西鄰嶺秀瑤族鄉、資興市黃草鎮,北靠東江水庫,南接外沙鄉。鄉政府駐馬橋圩,轄蕉坪、霞留、大油頭、上流、梓洞、楊家洞、煙竹、西臘、金寶、石泉、小唐、馬橋、廊木等13個村。馬橋圩,此地原系養馬場,從馬橋前往汝城須涉過場旁一條小溪,後建一座石橋,稱馬橋。鄉名以圩名去"圩"字而得。1950年屬第四區,1952年屬第八區,1958年屬團結公社,同年12月改稱馬橋公社,1961年分出外沙公社,1966年又併入外沙公社,1981年又分出外沙公社仍為馬橋公社,1984改今名。全鄉總面積139.49平方公里,耕地902.2公頃,林地11.53千公頃,年內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3℃,年降水量1230毫米。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5個村民小組。共3926戶,15937人。人口出生率10.2‰,自然增長率5‰。全鄉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在全縣鄉鎮年終綜合督查考核中,2003年、2004年被評為二等獎,2005年、2006年被評為三等獎,2007年、2008年被評為二等。獎鄉領導班子連續五年被評為優秀領導班子。

馬橋社區是湖南省郴州汝城縣馬橋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1026109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31026。郵政編碼為423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35 ,車牌號碼為湘L。馬橋社區與外沙社區、西覽村、金寶村、煙竹村、霞留村、馬橋村、石泉村、上流村、大油頭村、梓洞村、高村村、外沙村、沖頭村、珠目瑤族村、荷塘村、磻溪村、長春瑤族村相鄰。[2]

社會經濟

鄉黨委、政府緊扣"科學發展,強鄉富民"的總體目標,穩步實施"四三"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各項工作在市政府也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本級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0681萬元、347.8萬元、1195元。項目建設來勢良好,近年來共上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1.3億元,實際引進縣外資金3650萬元;農業產業化凸顯特色,初步形成"65432"產業基地(即6000畝花豆、5000畝生薑、4000畝優質水稻,3000畝小水果、2000畝苡米),其中6000畝花豆基地,年產值達1500萬元,已成為汝城精品農業的典型之一。民營個私經濟快速發展,霞留工業園區引進農業龍頭加工企業1個,高科技冶煉企業3個,該園區的金龍鐵合金公司年可創匯300萬美元,是全縣唯一實現出口創匯的民營科技企業;小城鎮建設迅速發展,多方籌資1350萬元,新建中學偉華教學樓、多功能餐廳,醫院門珍大樓、3個衛星通訊基站,拓寬改造馬西、霞蕉、馬梓、馬煙、馬廊、馬霞、馬油7條鄉村公路54.64km.。[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