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繼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繼光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任醫師
知名於 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區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助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區常務副院長。
知名作品鼻尖整形50例臨床經驗總結
應用額部擴張皮瓣行全鼻再造術
預擴張額部皮瓣用於鼻再造及修復面部缺損

馬繼光[1] 1985年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工作,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從事整形美容醫療、教學、科研28年。自1985年以來,多次參加整形美容外科國內及國際研討會。歷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平安門診部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南三病房行政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平安門診部主任,注射美容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特需醫療部(VIP病房)主任;醫務處長;院長助理。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區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助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區常務副院長。

簡 介

  1980--1985 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5—2000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2001—2002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平安門診部副主任   2004--2006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南三病房行政副主任。   2006—2009.9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平安門診部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2011.3—2012.3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注射美容中心主任。   2009.9—2015.9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特需醫療部(VIP病房)主任。   2015.9—至今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區常務副院長、東院區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主任。

人物經歷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特需醫療部(VIP病房)主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注射美容中心主任;

國際整形重建與美容外科學會會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第二\三屆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醫療組委員;

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業協會理事

主要貢獻

1. 闊肌肌瓣轉移修復Poland綜合徵胸部畸形 中華外科雜誌2006年1月第44卷第1期 (論著)

2. Park法結合處理眼輪匝肌同時行內眥開大和重瞼成形術。中華外科雜誌2005年10月第43卷第19期 (論著)

3. 電子束CT三維重建在頜面部Le Fort骨折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中華創傷雜誌2005年12月第21卷第12期; 通訊作者(論著)

4. 鼻尖整形50例臨床經驗總結。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6月第17卷第3期 (論著)

5. 右上肢皮膚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例。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1月第22卷第1期 (病例報告)

6. 應用額部擴張皮瓣行全鼻再造術。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2000,35(4):304;(論著)

7. 雙側擴張頸肩皮瓣修復頸部瘢痕攣縮畸形。 中華外科雜誌2000年4月第38卷第4期 (論著)

8. 預擴張額部皮瓣用於鼻再造及修復面部缺損。 中華外科雜誌2000年3月第38卷第3期 (論著)

9. 胸腹部皮瓣及全厚皮片修復全面部瘢痕。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10月第17卷第5期 (論著)

10.Rhinoplasty in Chinese: Management of lower dorsum and bulbous nasal tip.Chinese medical journal vol.122 no.3 february 5, 2009東院區面頸

任職

   东院区面颈部整形美容中心主任;
   部整形美容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鼻整形學組組長;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常務理事;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整形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整形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整形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副秘書長;   中國非公立醫院協會整形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委員會第二、三屆委員;   北京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醫師協會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   北京醫師協會外科專科醫師分會理事;   國際整形重建與美容外科學會會員;   泛亞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學會中國分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醫療組委員;   北京市石景山醫學會理事;   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協會理事;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編委;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編委;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誌編委;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副主編;   醫學科學報編委;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審稿人;   美國PRS雜誌中文版編委;

個人專長

1.面頸部綜合整形美容: 面部年青化(面除皺術)、微創重瞼術、眼袋切除術,鼻部綜合美容(隆鼻、鼻尖整形、鼻翼縮小)頰脂墊切除、口唇整形、隆頦術,全鼻再造、眼瞼及鼻部失敗手術的修復,先天畸形(上瞼下垂、斜頸、唇裂繼發畸形、副耳及招風耳); 2.乳房整形美容; 3.體形雕塑(吸脂術及脂肪移植); 4.瘢痕、巨痣、體表腫瘤的治療; 5.處女膜修復;微創包皮整形; 6.微創注射美容治療: 肉毒毒素注射及瑞藍注射治療額頭紋、眉間紋、魚眼紋、鼻背紋、頸橫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咬肌肥大(瘦臉)。瑞藍注射豐唇,充填鼻唇溝、面部小面積組織凹陷,充填顳部,隆鼻,隆頦,除皺術後小皺紋充填。

工作成就

主要從事美容外科手術,以及先天性畸形的矯治,燒傷、創傷後畸形的修復重建。作為術者每年完成了數千例各種整形、美容外科手術。主持完成A型肉毒素在面部美容的應用科研課題。目前承擔可注射人發角蛋白軟組織填充材料的臨床應用的課題研究。院所基金重大項目 VEGF 和HGF在脂肪幹細胞輔助的脂肪移植中促血管化作用對比分析系列研究;衛生部國家重點專科項目組成員;國家公益性基金項目組成員;特色化肋軟骨在鼻整形術中的個性化應用的循證醫學分析北京協和醫院小規模教學支持;分離純化的脂肪幹細胞(CD34+CD31-)與軟骨脫細胞膜片複合構建組織工程化軟骨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號:81550025。曾獲院校醫療成就三等獎及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教學方面,作為導師組主要成員,已協助培養畢業了數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同時擔任進修生及國家繼續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核心期刊參與發表論文30餘篇,參加編書5部。

第一作者發表文章

  1. 闊肌肌瓣轉移修復Poland綜合徵胸部畸形 中華外科雜誌2006年1月第44卷第1期 (論著)   2. Park法結合處理眼輪匝肌同時行內眥開大和重瞼成形術。中華外科雜誌2005年10月第43卷第19期 (論著)   3. 電子束CT三維重建在頜面部Le Fort骨折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中華創傷雜誌2005年12月第21卷第12期; 通訊作者(論著)   4. 鼻尖整形50例臨床經驗總結。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6月第17卷第3期 (論著)   5. 右上肢皮膚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例。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1月第22卷第1期 (病例報告)   6. 應用額部擴張皮瓣行全鼻再造術。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2000,35(4):304;(論著)   7. 雙側擴張頸肩皮瓣修復頸部瘢痕攣縮畸形。 中華外科雜誌2000年4月第38卷第4期 (論著)   8. 預擴張額部皮瓣用於鼻再造及修復面部缺損。 中華外科雜誌2000年3月第38卷第3期 (論著)   9. 胸腹部皮瓣及全厚皮片修復全面部瘢痕。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2006年10月第17卷第5期 (論著)   10.Rhinoplasty in Chinese: Management of lower dorsum and bulbous nasal tip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vol.122 no.3 february 5, 2009   11. JiGuang Ma, Jiao Zhang, Xiao Jiang Ma, Evaluation of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of a new auto-derived injectable soft tissue filler: a preliminary report. Eur J Plas Surg.Volume 34, Number 6, 479-486   12.馬繼光(通訊作者) 鼻尖整形83例臨床體會 中國美容醫學 2011年 1月第20 卷第1期   13. 馬繼光(通訊作者) 雙極電凝直視下眼輪匝肌緊縮術在眼袋整形手術中的應用 中國美容醫學 2012年 9月第21 卷第9期(下)   14 馬繼光(通訊作者) 鼻唇溝皮下蒂皮瓣修復鼻尖缺損一例   中國美容醫學 2012年 9月第21 卷第9期(上)   15.An uncommon case of ectopic breast and its reconstruction 通訊作者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4:127(20)   16.Diced Costal Cartilage for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5:128(19)   17.微創技術在眉梢上提術中的應用 通訊作者 《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18)   18.EdU體外標記人脂肪幹細胞的實驗研究 通訊作者 《中國美容醫學》 2013年 第1期 43-47   19.手術治療鼻尖圓鈍的研究進展 通訊作者 《中國美容醫學》 2011年08期 1320-1323   20.鼻唇溝年輕化治療研究進展 通訊作者 《中國美容醫學》 2012年 第8期 1448-51   21.先天性上瞼下垂的治療進展 通訊作者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14年,第5期 284-287   22.非剝脫性Q開關Nd:YAG 1064 nm激光對黃褐斑的治療效果 通訊作者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10年6月第16卷第3期   23.瘢痕疙瘩的臨床分類方法研究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13, 29(6)422-427   24自體顆粒肋軟骨移植隆鼻的臨床應用.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2016年1月:32(1)   25 Potential Safety Loophole of Fat Graft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Liang X, Wang Y, Franzblau L, Ma 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6 Jun;40(3):380-6.   26 軀體變形障礙的研究進展及其與整形美容外科的關係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15年26卷06期 365-368頁通訊作者

聯合發表論文

  27.組織擴張術在瘢痕性禿髮修復中的應用及療效探討 宋維銘 馮越蹇 王佳琦 張海明 馬繼光 孫廣慈 中國美容醫學 2006年15卷02期   28.重複擴張術修復大面積頰部皮膚缺損的應用 胡守舵 張海明 馮越蹇 馬繼光 鄭行躍 侯典舉 王佳琦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06年17卷04期   29.頭皮發區缺損的外科手術治療 宋維銘 馮越蹇 王佳琦 馬繼光 張海明 孫廣慈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06年28卷13期   30.早期手術修復對創傷性面神經麻痹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宋維銘 孫廣慈 馮越蹇 馬繼光 張海明 王佳琦 中國臨床康復 2005年9卷09期   31.先天性瞼裂狹小綜合徵74例的手術矯治 王太玲 張海明 王佳琦 喬群 馬繼光 候典舉 宋維明 鄭行躍 馮國平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3年9卷06期   32.微循環監測方法在皮瓣斷蒂前的應用 楊欣 馬繼光 王佳琦 孫廣慈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2002年18卷05期   33.重瞼術後粘連畸形及其治療 張海明 孫廣慈 周孝麟 宋維銘 馬繼光 楊欣 馮國平 馮越蹇 安波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2002年18卷04期   34.外傷性面癱的早期手術治療 宋維銘 孫廣慈 馮越蹇 蔣海越 馬繼光 何禎平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1年7卷05期   35.重瞼術所致上瞼下垂的原因和治療 張海明 孫廣慈 宋維銘 馬繼光 馮國平 馮越蹇 何楨平 安波 中國美容醫學雜誌 2001年10卷02期   36.胸肩峰皮瓣微循環監測及臨床應用 楊欣 馬繼光 孫廣慈 中華外科雜誌 2000,38(2):125。   37.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臨床應用 楊欣 馬繼光 孫廣慈 中華醫學雜誌1993,73(8):479   38.腺病毒介導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感染脂肪幹細胞 王克明 馬繼光 欒傑 國際外科學雜誌 2011年38卷04期   40.超量擴張皮膚血流量改變的初步臨床觀察 劉學軍 孫廣慈 楊欣 馬繼光 胡華新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6年12卷03期   41.腺病毒介導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感染脂肪幹細胞 王克明 馬繼光 欒傑 國際外科學雜誌 2011年38卷04期   42.自體脂肪顆粒移植在改善鼻唇溝凹陷中的應用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誌 2015年第11卷第6期   43.頭皮分層切開和帽狀腱膜覆蓋減張縫合法預防額顳部除皺術後脫髮 薛志強 張海明 馬繼光 歸來 中國美容醫學 2007年16卷04期

所獲榮譽

優秀門診部主任獎:2007年榮獲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首屆「中國美容與整形白天鵝獎」 2018年7月20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健康時報主辦的第二屆國家名醫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由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共61家分會和全國專科實力排名前五的三甲醫院推薦的優秀醫生參選入圍,我院馬繼光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獎。

科研成績

參與研究的課題《帶蒂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動物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1996年1月獲"一九九五年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四完成者)。 參加研究的課題《額部擴張皮瓣同時用於鼻再造與面部缺損修復》1997年5月獲得"1995、1996年度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醫療成就獎"三等(第二完成者)。

視頻

馬繼光:充分溝通才能有效避免糾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