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街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街鄉

中文名 : 馬街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宜良縣

馬街鄉位於宜良縣北端,鄉政府駐地馬街村,距宜良縣城37公里,東北與馬龍縣相連,西北與嵩明縣接壤,南連本縣耿家營,北羊街兩鄉。總面積111平方公里,全鄉有8個辦事處,65個自然村,總人口18400人,其中,農業人口17988人,全鄉耕地面積977公頃,旱地407公頃,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1999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6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16元,人均占有糧食521千克,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超過億元 [1]

簡介

鄉境內有地下熱水能源和儲量豐富的褐煤、石膏等資源。芹菜河、丁所河、賈龍河流經境內,水力電力資源豐富,一大批以農用水利為重點 ,為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 ,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1978年建成永樂水力發電站一座,發電量除滿足本鄉工農業生產生活用電外,還外銷昆明等地,電力充足。馬龍至宜良,嵩明至宜良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98年建成通訊機站(全球通)一座,程控通訊電纜覆蓋大部分村莊,投資1000多萬元的昆明電網宜良馬街3.5KV和1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面進入施工階段 。集鎮規劃與建設工作全面啟動,新建綜合集貿商場已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4畝,為馬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經濟發展

為使馬街鄉政治、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全鄉人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團結拼搏,務實奮進,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十五大三次四次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市、縣會議精神,解放思想,更親觀念,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為指導及要求,積極投入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上來,根據自身實際,鄉黨委、政府推出"穩糧、保煙、調結構"抓新產業發展工路子的思想,在鞏固發展糧煙等產業的同時,認真科學的探索發展香菇、蓖麻、核桃、白陶工藝品等四個新產業作為今後經濟增長的支點。該鄉是有香菇栽培的適宜氣候環境,人力物質資源豐富,生產出的香菇具有味美、富營養、高產、優質等特點。

農業

蓖麻產業,具有生產用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對荒山荒地的綠化,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有良好作用。與有關單位簽定長期產購銷協議,目前,蓖麻已種植5000多畝,今年將初見效益。核桃具有早實、豐產、優質、矮化等特點,有較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已發展300畝,2-3年後將結實見效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