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說 韓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說
圖片來自搜狐網

馬說是一篇論說文。這篇寓言性的短論通過對世上有無千里馬這一問題的反覆論證,歸結到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少知馬的伯樂,從而對封建統治者不知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進行了有力的揭露,抒發了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憤。此文通篇托物寓意,巧用比喻,借伯樂相馬的故事宛轉地說明道理,其構思精巧,形象生動。全文語言簡練,長短句相間,語氣有陳述、疑問、感嘆,行文富於變化,達到了說理深刻、論證有力的效果

原文

韓愈〔唐代〕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 同:衹)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雖然有名貴的馬,也只能在馬夫的手裡受到屈辱(或埋沒),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聞名於世。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餵千里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良的素質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驅使它,餵養它卻不能餵飽它,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聽千里馬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鑑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說明千里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說明千里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裡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餵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餵它,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這一句描述了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着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着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着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簡析

  《馬說》是一篇論說文。這篇寓言性的短論通過對世上有無千里馬這一問題的反覆論證,歸結到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少知馬的伯樂,從而對封建統治者不知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進行了有力的揭露,抒發了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憤。此文通篇托物寓意,巧用比喻,借伯樂相馬的故事宛轉地說明道理,其構思精巧,形象生動。全文語言簡練,長短句相間,語氣有陳述、疑問、感嘆,行文富於變化,達到了說理深刻、論證有力的效果。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一說懷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稱「郡望昌黎(今遼寧義縣)」 ,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中國唐朝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