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層次父母有三道(劉慶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層次父母有三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高層次父母有三道》中國當代作家劉慶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高層次父母有三道

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古今父母關注關心的問題,甚至困擾着一些父母,一提到孩子教育就頭疼。近日,筆者在《國學文化》里欣賞一篇文章《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會做三件事》,筆者歸納為三道:

第一道:讓孩子去體會道理,而不是明白道理。

《殺死一隻知更鳥》里有一句話:「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教育過程中,父母切勿敷衍塞責,而是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體會道理,遠高於傳授道理。我們都是從小長大起來的,想想我們小時候,就該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慢慢體會道理,理解道理,記住道理。

第二道:少說「不」,多誇讚,用委婉勸誡代替嚴厲說教。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只是因為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可見,無論孩子說什麼,做什麼,背後都有其根源性的。最近欣賞一組漫畫《不要打小孩》,要打書本,打開夢想,打足球,打掃房間……太有道理了!孩子是父母舌尖上的舞蹈,不是靠武力打出來的。多鼓勵、少說不讓他們在太陽下成長。

第三道:父母以身作則,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民間公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說:「教育孩子時,要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得是什麼樣的人。

一個勤奮的父母肯定帶出勤勞的孩子。記得80年代初期,筆者還在部隊參軍,在一本幽默書里有個小笑話:孩子不聽話,不學習,總愛往遊戲廳里跑,爸爸氣憤地吼道:太不像話,我去遊戲廳,十次就看見你九次。兒子不服氣地說:那你比我還多去了一次。

現在,人們衣食住行大改善,父母不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自己卻迷得津津樂道,你讓孩子內心是咋想的。再講一個《 翻魚》小故事:在貧窮的年代,偏僻山村的農民吃不起魚,一戶比較富裕點的人家,來了貴客,不得買了一條魚。煮魚時,孩子饞得流口水,媽媽心疼地說:客人吃上一面,走後,剩下的一面咱們吃。桌上大人吃喝盡興,把魚翻了過來,孩子着急地喊:「媽媽,他們把魚翻過來了!」客人驚呆了。客人走後,孩子還挨了父親一頓揍,罵他不懂事。真是一頓飯、一條魚、一頓打,誰之過?

要教育好孩子,涉及方方面面,除了讀書學習,還要教育他們遵守做人原則,對人尊重、辦事靠譜、為人厚道。

國學文化很重要,

學思踐悟是指導。

低層父母講道理,

高層父母有三道。

撰寫拙文同學習

也給父母做參考。

2024年5月5日[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