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川鄉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地處滄縣西南,東臨黃遞鋪鄉,南連泊頭市齊橋鎮,西與獻縣高官鄉接壤,北靠崔爾莊鎮,鄉人民政府距滄縣人民政府30千米 ,總面積65平方千米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高川鄉境域屬青滄交縣;1984年,改為高川鄉 ;截至2018年末,高川鄉有戶籍人口35511人 ;截至2020年6月,高川鄉下轄33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高川村 。

2011年,高川鄉財政總收入477萬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1萬元,比上年增長2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9萬元,增值稅204萬元,企業所得稅117萬元,年末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6%;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7% ;2018年,高川鄉有工業企業70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1]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高川鄉境域屬青滄交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至1953年,屬建國縣。

1954年,劃歸滄縣屬十一區(駐崔爾莊)。

1958年9月,由崔爾莊、高川、閻村3個鄉合併成滄縣紅旗第四公社(駐崔爾莊),為高川管理區。

1961年,析出建高川公社。

1984年,改為高川鄉 。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高川鄉下轄33個行政村:東馬連坦村、西馬連坦村、南馬連坦村、北馬連坦村(四村同為馬連坦村)、高川村、苗屯村、高屯村、泗冢村、孫小莊村、邢屯村、栗家屯村、南邢村、蒲窪村、南北村、後村村、閻辛莊村、大留保住村、小留保住村、朴寺村、西蘆村、後高龍華村、前高龍華村、蒲碼頭村、王碼頭村、尚福屯村、儒林藻村、韓碼頭村、大莊子村、西芮屯村、李辛莊村、東芮屯村、西賀樓村、東賀樓村 。

截至2020年6月,高川鄉下轄33個行政村:高川村、後村、南北村南邢村蒲窪村、後高龍華村、前高龍華村、大莊子村、李辛莊村、西芮屯村、東芮屯村、西賀樓村、東賀樓村尚福屯、蒲碼頭村、王碼頭村、韓碼頭村、西蘆村、儒林藻村、大留保住村、小留保住村、東馬連坦村、西馬連坦村、南馬連坦村、北馬連坦村、閻辛莊村、泗冢村、孫小莊村、邢屯村、栗家屯村、高屯村、苗屯村、朴寺村 ;鄉人民政府駐高川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川鄉地處滄縣西南,東臨黃遞鋪鄉,南連泊頭市齊橋鎮,西與獻縣高官鄉接壤,北靠崔爾莊鎮,鄉人民政府距滄縣人民政府30千米 ,總面積65平方千米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川鄉轄區總人口33027人,其中城鎮人口1585人,城鎮化率4.8%,總人口中,男性16974人,占51.4%;女性16053人,占48.6%;18歲以下6331人,占19.1%;19-35歲9369人,占28.4%;36-60歲12449人,占37.7%;61歲以上4878人,占1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2543人,占98.5%;回族484人,占1.5%,人口出生率10.7‰,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5.3‰ 。

截至2018年末,高川鄉有戶籍人口35511人 。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川鄉財政總收入477萬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1萬元,比上年增長2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9萬元,增值稅204萬元,企業所得稅117萬元 。

2018年,高川鄉有工業企業70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

農業

2011年,高川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6.4萬畝,人均2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棗、小麥、玉米、蔬菜為主其中棗園面積6.2萬畝,小棗結果面積4萬畝,常年產量達5000萬斤,人均棗果收入2000元以上,農業總產值2.6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9萬噸,人均575千克,其中小麥0.7萬噸,玉米0.9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6000頭,年末存欄4102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9300隻;家禽飼養量9.05萬羽 。

工業

2011年,高川鄉工業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為主,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9%,工業企業284家,職工160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

商貿

2011年末,高川鄉有商業網點108個,職工89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6億元,比上年增長6.9%;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5.5億元 。

金融

2011年末,高川鄉有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6%;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7%。[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高川鄉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290人,專任教師58人;小學6所,在校生1900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614.4萬元,比上年增長5.6%,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0%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高川鄉有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3個;各類圖書室30個,藏書60萬餘冊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川鄉有鄉衛生院2個,門診部(所)65個;病床150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4名,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7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4萬人次,33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

社會保障

2011年,高川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戶,人數18人,支出2.83萬元,月人均131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81人,比上年增長1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2戶,人數581人,支出24.26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35元,比上年增長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3萬元,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0.5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6萬人,參保率95%。[4]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高川鄉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6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6%;移動電話用戶1.1萬戶,寬帶接入用戶0.9萬戶 。

交通

高川鄉境內有石黃高速公路過境,272省道橫跨南北,與307國道在144千米處交會,有鄉()級公路1條,總長6.3千米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名稱來歷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於高川村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