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常侍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常侍集》,唐代詩文別集。高適作。今傳《四庫全書》所收宋鈔本,凡詩8卷,文2卷;《四部叢刊》影明活字本凡賦1卷,詩7卷。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注本,名《高適集校注》。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最著名的《燕歌行》是詩人開元二十六年(738)與自幽州節度使張守圭處來京的客人唱和時所作,其中寫道:「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以十分沉鬱、激憤的筆調斥責守邊將領張守圭等無能與輕敵,貪圖享樂,置守邊戰士的死活於不顧,通篇氣勢奔放,起伏跳躍,呈現出悲壯蒼涼的格調。另如《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苦雨寄房四昆季》、《酬裴員外以詩代書》等,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官吏的殘酷,揭示農民貧困蕭條的生活景象,抒發心中充滿的鬱悶與悲愁,在藝術上也頗具匠心,深得世人喜愛與共鳴。全部詩作,基本上以風格雄放、筆勢豪健、感情真切、氣骨蒼涼見長,且五七古詩、五七律詩、排詩、絕句詩體具備,深得歷代推崇。

作者介紹

高適(701—765),字達夫,一字仲武,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縣南)人,歷官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年過30留意於詩,一舉成名。一生3次出塞,對邊塞生活和邊塞風光有親身體驗,是盛唐邊塞詩派有代表性的詩人。其詩歌頌戰功,表現抵禦侵犯、安定邊疆、建立功勳的豪情壯志,並多反映民間疾苦,表達個人的懷才不遇和對權貴專橫、世態澆薄的感慨,不僅內容深刻,藝術成就也十分突出。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高常侍集 相關視頻

《燕歌行》高適
《燕歌行》高適 視頻朗誦「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