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硅氧玻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硅氧玻璃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高硅氧玻璃是含二氧化硅(SiO2)高達96%以上的玻璃又稱96玻璃。1934年美國康寧公司研究人員在研究硼硅玻璃分相時發明了高硅氧玻璃,並於1939年以Vycor的商品名稱出售。由鈉硼硅酸鹽玻璃經分相、酸處理、乾燥和燒結製得。性能和組成接近石英玻璃。具有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熱膨脹係數低、透紫外線等優點。

簡介

高硅氧玻璃是利用圖1 SiO2-B2O3-Na2O玻璃組成的B區易於分相的特點來製造的。 首先選取B區域中適當組成,按一般玻璃生產方法制出半成品。而後將其在600℃左右熱處理幾個小時,使其分相。分相後這種玻璃就分離為高Na2O-B2O3相和高SiO2相。兩相分離後每一相的富集區都很小,僅有幾埃至幾十埃。玻璃分相後經退火處理,而後用酸溶液與Na2O-B2O3相反應。反應產生的生成物用弱鹼和清水洗去。此時製品就成為高SiO2相的多孔質玻璃了。此後再經1200℃左右的燒結,即可製成高硅氧玻璃製品。

評價

高硅氧玻璃的熱膨脹係數稍大於石英玻璃,為8 x 10-7/℃。因而其抗熱衝擊性能可達800℃,經常使用溫度為900℃,短時間最高使用溫度可達1200℃。其抗化學侵蝕性、機械強度等性能也與石英玻璃相似。但其大量生產時,價格比石英玻璃低。因而可代替石英玻璃製作耐熱器皿、複雜形狀的儀器、冶煉鈾的器皿、高壓水銀燈管和溴鎢燈管。 用各種金屬鹽類處理多孔高硅氧玻璃,再行燒結,可製成各種顏色的高硅氧玻璃用作濾色片。 高硅氧玻璃燒結之前為多孔性硅氧,具有非常細小的孔,其直徑僅有20-100埃,其比表面積可達80-300米2/克。由於氣孔是連通的,氣體和液體可以滲透。其滲透速度為:水0.00065、丙酮0.0018,氧4.0、氫19.0(單位:毫升/厘米3·小時·大氣壓)。利用這種性質可用作吸濕劑、吸收劑、催化劑載體、細菌過濾器、氣體及液體分離器以及製成超導體的載體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