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考狀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考狀元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高考狀元

產生時期: 1977年

其它名稱: 高考頭名、高考第一名

地區: 中國大陸地區

'"高考狀元'" 一般指中國大陸地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高考成績第一名。按照高考分數是否加分分為"裸分狀元"與"加分狀元"。按照高考分科分為"文科狀元"與"理科狀元"。另外還有"復讀狀元"。長期以來,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地區高考的第一名,因其特有的商業價值和教育影響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關注。

1977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自此高考狀元的稱謂產生了。

2019年5月6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指出,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關於高考的炒作。[1]

熱捧緣由

作為一個曾長期實行科舉取士制度的國家,羨慕和追捧考試優勝者,是集體意識中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而且,高考狀元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遠大的志向、科學的學習方法等,適當推崇或可對青少年形成一定的激勵。如2009年浙江省文科狀元沈凌波出身農家,靠"兩免一補"的幫助讀完高中。

在中國封建社會,"狀元"就是科舉考試名列第一者,"狀元"就意味着可以做官,就意味着榮華富貴,就意味着可以光宗耀祖,其次,這是受我國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長期處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高考作為一場選拔"天之驕子"的考試,自然地讓社會各界倍加關注,再者,這

是受人們攀比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喜歡比,所以,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高考"已成為家長、老師、學校、地區之間相互攀比的砝碼,哪裡出了個"狀元"家長、老師、校長、當地教育部門行政官員少說也要風光兩年,還有一點就是許多企業為了擴大影響,或給"高考狀元"巨獎,或者贈送禮品,更有甚者請"高考狀元"做廣告。

受利益的驅使,對學校和部分商家而言,"高考狀元"是搖錢樹一般的存在,給學校、教師和相關商品貼金增值;同樣在部分媒體人看來,參與"狀元經濟"能製造新聞看點、為景區景點作宣傳、提升知名度、拉動媒體廣告發行增收,宣傳或炒作狀元自然熱火朝天。

報考大學

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頭名,狀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無與倫比,必然是中國高校競相爭奪的最優質生源。"能否贏得高考狀元青睞"體現了高校在最優秀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反映了一所大學的社會聲譽和核心競爭力,關乎一所大學是否為中國頂尖大學和中國一流大學的面子。國家政策傾斜力度、經濟形勢變化、辦學聲望大小、區位地域優勢、專業優先選擇權、狀元獎學金額度和高考志願填報方式是影響全國高考狀元選擇高校的最主要因素。

1977-2015年中國各地區的"省級"高考狀元中,選擇就讀北京大學的高考狀元人數最多,有835人,清華大學屈居第二,選擇就讀的狀元有668人;復旦大學有55人,位居第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54人,列第四;香港大學有50人,居第五;中國人民大學有30人,名列第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25人,居第七;香港中文大學有14人,居第八;中山大學有11人,列第九;南京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各有10人,並列第十。

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的大學要麼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要麼是所在時代最熱門的行業特色型大學。當然,隨着北大清華在全球大學集團中的快速崛起和港澳高校進軍大陸招生,特別是"知分填志願"和高考平行志願的強力推進,使得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眾多熱門老牌大學陸續退出高考狀元爭奪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