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龍中嶽廟又稱「三村廟」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村廟

來自網絡的圖片

高龍中嶽廟又稱「三村廟」的傳說故事高龍中嶽廟保存得相當完好,卷棚、大殿琉璃瓦光亮如新,牆上磚雕不損原樣。院內有清朝年代不詳立的《中嶽寢宮並神像碑記》碑等,據碑文看,高龍中嶽廟當為明朝以前立,清朝多有修復。[1]

別稱典故

此廟又稱「三村廟」,其來歷為一段有趣傳說。

北宋時期,高龍村有一富戶,戶主員賈萬石,在西京洛陽城裡還有鋪面,家道過得很紅火。高龍村東北有個師家寨,現在是左村轄的一個自然村,村裡有位教書先生,雅號師雲軒,知書達理,為人謙和,飲譽鄉里。師家寨東南的謝村,也有一殷實農家,戶主叫謝盼財。這三人情投意合,時常在一起談農論商,並出頭組織一些公益事業,很受鄉民敬重。

有一年,洛陽大旱,赤地千里,禾稼不收,餓殍(餓死的人)遍野。三人在一起談起災情,謝盼財唉聲嘆氣,說自家也已瀕臨斷炊,想外出跑點買賣,尋條生路,可又沒有資金。師雲軒是教書為生,素來清貧。賈萬石當即發話:「咱兄弟仨雖比不上『桃園三結義』情深義重,但也不會看着朋友斷炊挨餓。你要用錢,我這兒還有!」一席話,說得謝盼財熱淚湧出:「老兄慷慨相助,我一輩子不會忘懷!」

光陰似箭。眨眼三年過去,謝盼財靠賈萬石相助的資金做生意發了財,不僅名揚偃洛一帶,還在京都開封開起了鋪子。而賈萬石呢?命運不佳,幾場天災人禍,家景日落。賈萬石有心想向謝家討帳,可礙於朋友情分,始終難於啟齒。又過了三年,謝家生意更紅火,而賈家自給都困難。在這樣的窘況下,賈萬石只好托人向謝盼財討債。

謝盼財這時名望很高,為了撐門面,竟對來人說:「當初俺仨人親同手足,他資助我並沒說以後要還。今日他有困難,只管張口來借,我也不要他還。這可和還錢是兩碼事兒!」 這話說得有點硬了,傳回賈萬石耳中,賈本來心情就不好,頓時怒髮衝冠:「咋會說這忘恩負義的氣人話!」 師雲軒知道了這件事,想:朋友多年,可不能因為錢財鬧翻,惹鄉親們恥笑。

他去找謝盼財,說:「昔間『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想當初咱兄弟仨崇尚信義,鄉民仰視。如今要是重禮輕義而分了手,怎樣立足鄉間呢?」 謝盼財聽了羞愧滿面,忙說:「師兄,您不要說了,是我說話傷人。我加倍償還賈兄就是。」

師雲軒把這話告訴了賈萬石,賈也覺着自己發火太快,就仗義地說:「既然這樣,這錢我也不要啦,為朋友不能在乎這倆錢。」 師雲軒說:「那他要給,可咋辦?」 「反正我不要了。你看着辦吧!」賈說。師雲軒想到這場不快全因禍富引起,這天災人禍實在難防,就決定修座廟為鄉民求福免災,永保平安,於是說:「那我可做主了啊!」他遊說三村人,又募集了些錢物,加上謝盼財硬要給的那一份,在三村中間修了這座廟。因是三村人合建,就稱為「三村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