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膽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聲明: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魚膽草,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川東獐牙菜SwertiadavidiiFranch.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膿性骨髓炎,結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帶狀皰疹,疥癬瘡毒。

這種野草又叫「小飛蓬」,它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區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有些地方也叫它小蓬草、加拿大蓬、小白酒草、祁州一枝蒿、破布艾、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等等,不同的地區叫法也不同,而小飛蓬原產於北美洲,後來進入我國廣泛分布。[1]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魚膽草
  • 科:龍膽科
  • 別稱:金盆、青魚膽草、水靈芝、水黃連
  • 屬:獐牙菜屬
  • 界:植物界
  • 種:川東獐牙菜
  • 門: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目:捩花目
  • 用量:內服,煎湯,3-9g
  • 外用:適量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Yú Dǎn Cǎo

別名:青魚膽草、水靈芝[四川]

來源:龍膽科獐牙菜屬植物魚膽草Swertia davidi Franch.的全草。夏秋採集,鮮用或曬乾。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肺熱,殺蟲。用於濕熱黃疸,喉頭紅腫,惡瘡疥癬。

用法用量:干品2.5~10克,水煎服;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註:同屬植物貴州獐牙菜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別稱四棱草。四川亦稱青魚膽草。全草治小兒高燒,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及蛇咬傷等。用量15克。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2]

中藥大辭典

魚膽草

拼音:Yú Dǎn Cǎo

別名:金盆(《分類草藥性》),青魚膽草、水靈芝(《四川常用中草藥》)。

出處:《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魚膽草的全草。夏、秋採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全體光滑。根黃色或黃褐色,略分歧,鬚根較少。莖基部多分枝,較纖細,不明顯的四方形,具四縱棱。單葉對生,近於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尖或稍鈍,邊緣略反卷,兩面均綠色。聚傘狀圓錐花序,花梗纖細,長1.5~4.5厘米;萼片4,線狀披針形;花瓣4,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天藍色或淡紫色,內側基部有2個腺體,腺體周圍有長毛;雄蕊4。蒴果橢圓形。種子多數。

生境分部:生於丘陵地區的溝邊較濕潤處。分布四川、湖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涼,味苦。」

功能主治:

  • 《分類草藥性》:「治火淋。敷瘡。」
  •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肺熱,殺蟲。治黃疸,喉頭紅腫,惡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10克(干品)。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3]

中華本草

魚膽草

拼音:Yú Dǎn Cǎo

別名:金盆、青魚膽草、水靈芝、水黃連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川東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ertia davidi Franch.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明顯黃色,莖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單葉對生;基生葉及下部葉具柄,上部葉近於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至線狀橢圓形,長1-4cm,寬1-3mm,先端尖或稍鈍,邊緣略反卷,兩面均為綠色。圓錐狀復傘形花序,長達36cm,稀為聚傘花序,花梗纖細,長1.5-4.5cm;花萼裂片4,線狀披針形;花藍色或淡紫色,直徑1.5cm,具藍紫色脈紋;花瓣4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花瓣內側基部有2個腺體,腺體溝狀,具長毛狀流蘇;雄蕊4,着生於花冠基部;子房狹橢圓形,無柄,花柱短,不明顯,柱頭2裂。蒴果橢圓形。花、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1200m的混交林下、河邊、潮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 全草多分枝,尤以基部為多。光滑無毛。莖纖細略呈四棱形。單葉對生,近無柄;多皺縮。完整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cm,寬1-3mm,先端尖,全緣,略反卷。有時可見殘留花序或花。氣微,味苦。

化學成分:全草含秦艽鹼甲(gentianine)[1],熊果酸(ur-solic acid)和1,5,8-三羥基-3-甲氧基呫噸酮即鄒菊葉龍膽酮(1,5,8-trihydroxy-3-methoxyxanthone,billidifolium)[2]。

性味:苦;性涼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濕熱黃疸;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膿性骨髓炎;結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帶狀皰疹;疥癬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分類草藥性》:治火淋。敷瘡。
  •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肺熱,殺蟲。治黃疸,喉頭紅腫,惡瘡疥癬。

摘錄《中華本草》[4]

相關配伍

1、治頭痛,胃痛:水黃連研粉。日服3次,每次0.3-1g,溫開水送服。(《湖北中草藥志》)

2、治肺炎:水黃連10g,梔子12g,黃芩9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3、治帶狀皰疹:水黃連適量。搗爛,搽患處。(《湖北中草藥志》)[5]

擴展閱讀

1. 魚膽草藥用的有效化學成分-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9月)道客巴巴

2. 用到中藥魚膽草的方劑 (醫學百科)

3. 強!農村偏方!路邊很臭的野菜,治牛皮癬斷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