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名 鯰

學名 Silurus asotus

其他中文名 鯰魚、念仔魚、廉仔、鯤魚、黃骨魚

英文俗名 Chinese catfish; Amur catfish; Japanese catfish; Far Eastern catfish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有毒魚類 否

經濟性 是

食用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否

世界分布 臺灣、中國、東南亞、日本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東部 分布概況 分布調查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亞洲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1]


鯰魚介紹

鯰魚屬熱帶性魚類,個體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鰻,故有「八須鯰鰻」之稱,並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等優良性狀,是淡水魚的優良品種,但它的缺點是耐寒性差,當水溫降至7℃以下時容易凍死,因此生長期很短,全年僅5~6個月時間,由於在自然水域不能過冬(兩廣除外),故在捕魚旺季鮮魚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魚貨積壓,售價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鯰魚在養殖過程中相互殘殺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放養密度和產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產小竅門,運用科學的方法養殖鯰魚,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鯰魚之體型與塘虱魚相似,二者之區分主要在於背鰭,鯰魚背鰭小,塘虱魚背鰭大且長。屬於溫水性魚類,攝食動物性餌料,雌魚成長頗速,且大型魚均為雌性,具養殖價值,雄魚體型小不具養殖的價值。其肉質細嫩鮮美評價甚高,近年來由於鰻線奇缺,頗多養鰻池閒置,若選 1~2口養鰻池來飼養鯰魚,則既可維護養殖設施、增加收益,又可自行繁殖種苗供養殖所需,有助於降低養殖成本,不失為可行之方法。

鯰魚喜棲息於泥底,以底棲動物浮游生物為餌,有時也吃些細碎水草。具夜間活動習性,成魚捕食小魚及甲殼類等,一口吞食之。鯰魚性貪食,殘食性強,所以在養殖期間要注意充分供給餌料並適時予以篩選大小,分開飼養,如此才能提高活存率與育成率。[3]


形態特徵

體前部粗圓,尾部側扁,頭部寬平。吻短而寬圓。兩對鼻孔,前鼻孔有一根短管,近吻端。口裂大,上位,下頜稍突出。兩頜均有一行絨毛狀齒。幼魚時有鬚3對,成魚時下頜鬚退化僅有1對,上頜鬚比頭稍長,下頜鬚為上頜鬚長的1/3~1/5。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伸達尾基。黏液孔發達,成行排列於側線上方。背鰭短小,僅具5軟條;臀鰭長,後方與尾鰭相連,具70-85軟條;胸鰭具有1鋸齒狀之硬棘,12-14軟條。體呈暗灰色或灰黃色,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斑或不明顯的斑紋。[4]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而貪食,以蝦、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熱帶及亞熱帶的底棲性魚類,喜歡在砂泥底質水域、河口域、紅樹林區或沼澤區等水中有機質豐富的水域活動,大部份的海鯰能從海洋中進入淡水中下游生活。大部份雄海鯰會將其卵放置入口中,直到孵化出小魚。肉食性,一般以小魚、甲殼類或貝類為食。[5]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東部、朝鮮、東南亞。臺灣西部、南部的河川與池塘均有分布,但野生族群量已少,目前以南部養殖較多。


漁業利用

為養殖食用魚種,肉嫩味美,通常以煮湯或紅燒,亦可燉中藥食之。[6]


鱸鰻、鯰魚、土虱的差別

鱸鰻

鱸鰻,老一輩的人相信它可以滋補身體,是上佳的補品,因而大量捕捉;另外,鱸鰻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現今許多河川被汙染的情形下已很少見,曾被列為保育類動物,直到2009年才除名。上述這些因素使得鱸鰻價格居高不下,據聞野生鱸鰻的行情是土虱的20倍以上。

土虱

土虱耐汙染、易養殖,所以價格便宜,也因此成為最常見的補品,只要冬天一到,藥燉土虱是幾乎各個夜市必有的攤位。土虱是鯰形目,與它種源接近的鯰魚也常被做為補品,只是價格貴上許多,所以也少見。

鯰魚

鯰魚跟土虱一樣,都是適應力強的魚類,所以在世界各地造成壓縮本土種生存空間的問題,是令環保人士頭痛的魚類。有趣的是,因為鯰魚的生存能力強,歐洲人會將鯰魚放入魚箱中,刺激其他較易死亡的魚類的求生能力,以減少長途運送的死亡率。無獨有偶,台灣人也會利用跟鯰魚同科的土虱去刺激鰻魚的求生意志,讓鰻魚遠送至日本時還能活蹦亂跳。[7]

  • 鱸鰻,肥厚帶紋沒鬍鬚
  • 土虱和鯰魚是同夥的,土虱有8根鬍鬚,鯰魚有4條鬍鬚


鯰魚繁殖

繁殖特性

本省鯰魚人工繁殖多半在春天及初夏實施,由於南部地區氣溫較高,鯰魚較早成熟,因此其繁殖盛期在2~3月間,而中、北部則在4~5月。種魚要選擇生殖腺發育成熟者才能獲得優良的卵子和精子,得以順利實施人工繁殖。

繁殖時種魚以2~3尾雌魚配1尾雄魚為宜。鯰魚飼養2年以上就具 繁殖的能力,成熟之種魚可以輕易地鑑別出雌、雄。雌魚體型較雄魚大,體表黏液多且光滑,下腹部鼓出且柔軟,用手輕壓腹部有青綠色卵粒 產出。雄魚體表黏液較少,軀體較狹小,下腹部平坦且較硬;在生殖孔方面,雌魚稍呈橢圓而突出,雄魚則較狹小稍長 。

繁殖方法

催熟前先摘取和雌鯰魚同體重之腦下垂體,以研磨器磨碎後加入0.5c.c之生理食鹽水及可助能或哥娜等性激素﹝種魚每公克之使用量為1.5IU﹞製成混液,再以此液加以注射該催熟之種魚1~2次,以達到成熟的目的,便於採卵。採卵時,首先用紗布包裹雌魚,魚背靠掌心,腹部朝外,用右手自腹部向肛門推擠,將卵粒產到乾淨的容器內。同時迅速解剖雄魚腹部,取出位於腹腔兩側之精巢﹝為鋸齒狀呈黃白色﹞,用剪刀剪碎、置於研磨器內研磨並加入生理食鹽水做成精漿後,倒入放卵粒的容器內,用羽毛攪拌均勻並注入少許清水使卵粒受精。

種苗培育

孵出之仔魚3天內靠卵黃囊供應養分,第4天起需投餵輪蟲、水蚤等動物性浮游生物。育苗池需有打氣設備、少量注水並勤於清除池底之殘餌。1 星期後,移至魚苗池並投餵水蚤和絲蚯蚓,然後逐漸改餵混合魚漿之鰻魚飼料或粒狀浮性飼料,每天投餵3~4次。如管理良好,飼育1個月後長 可達到3~4公分。在鯰魚苗之飼養管理上需注意的是如餌料供應不足,易造成殘食的現象,所以必需生產大量的天然餌料以供攝食。另外,由於 雄魚成長較雌魚慢且體型亦小,無飼養價值,因此當魚苗長至6~9公分時,應予以篩選,將小型之雄魚淘汰,僅留雌魚繼續養殖,以提高經營效 率。

養成時間

中型苗(2~3吋)飼養6~7個月可達上市體型。[8]


鯰魚料理

藥膳鯰魚

藥膳鯰魚照片來自
  • 食材: 鯰魚一尾   紅棗10粒   薑片5片   米酒一米杯   何首烏二片   黃耆少許   當歸二片   鹽少許
  • 步驟:
1.完整解凍鯰魚後洗清表皮黏液
2.鯰魚不需去鱗,切塊、去鰓、去內臟,血水需沖洗乾淨。
3.水滾後川燙一下!(去腥)
4.加入其他材料與米酒,內鍋水淹過食材就好,外鍋2杯水,放電鍋蒸煮。
5.完成啦!
  • 小撇步
1.習慣吃海水魚的紅棗可以多加一點增加甜味!(海水魚肉質比較甜)
2.藥材配方大家可以依照喜好自己斟酌使用。
3.魚也可以換成豬排骨或雞肉。

紙包烤鯰魚

  • 食材: 鯰魚切塊300公克 洋蔥切片1/2顆 蘿蔔片適量 烘焙紙包覆烤盤
  • 步驟:
1.以調味料醃製鯰魚塊10分鐘。
2.烤盤上放烘焙紙,鋪上洋蔥片、紅蘿蔔片及鯰魚塊。
3.烤箱以175OC預熱10分鐘後,食材入烤箱烤30分鐘即可。

茶梅蒸魚

  • 食材:魚排(鯛魚、多利魚、鯰魚都可)1片 茶梅2-3顆 醬油1大匙 蔥1枝 薑兩片
  • 步驟:
1.蔥切長段和薑片鋪於盤底,放上魚片後撒少許鹽及一匙米酒。放入電鍋蒸約10分鐘(茶梅剪小塊,加醬油及少許水備用)
2.電鍋跳起後,將湯汁的浮末去除(也可直接將湯汁倒掉)放入茶梅醬汁再蒸5-10分鐘魚熟即可
  • 小撇步

茶梅和醬油一開始就一同蒸也可以,但湯汁會較混濁,分兩步驟蒸魚的口味和外觀都會更好喔!

視頻

  1. 鯰魚 #釣魚 #竹簍

竹簍挖洞引鯰魚上鉤 超強神技網驚:哪招?

美極煎焗鯰魚

  1. 蝌蚪 #餵食 #放生

超強生命力!近一年沒餵瘦到剩頭 鯰魚變巨型蝌蚪


參考資料

  1. 基本資料,鯰-臺灣類資料庫
  2. 鯰魚,鯰魚-58創業加盟網
  3. 鯰魚,鯰魚-台灣漁業聯盟商機網
  4. 形態特徵,鯰-臺灣類資料庫
  5. 棲所生態,鯰-臺灣魚類資料庫
  6. 鯰,臺灣魚類資料庫
  7. 鱸鰻、鯰魚、土虱的差別,鯰-台灣好農部落格
  8. 鯰魚繁殖,鯰魚-台灣漁業聯盟商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