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茫溝岩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茫溝岩畫位於天峻縣天棚鄉之西南,溝為東南-西北向,溝口處有西寧-天峻公路橫穿,溝東西兩側均為高山,山間和溝谷間牧草叢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在溝內約4公里處東側為石山,石山根部為山體潰塌而落下的大石塊,這些石塊表面有一層油黑髮亮的氧化面,岩畫就製作在這些大石塊上,共有3處,分別刻在3塊相距不遠石面較平的大石塊上。[1]

中文名稱: 魯芒溝岩畫

地理位置: 天峻縣天棚鄉之西南

作岩畫時間: 在佛教盛行於當地的元明清代

交 通: 岩畫距西寧372公里

主要景點

北側一處約9平方米的石塊上刻有50多個動物畫像,有牛,馬,山羊,野豬,狐狸,部分動物身上還刻有「萬」、「母」等不同形狀的紋飾,畫面形態大小不一,最長的約0.30米,高約0.20米,最小的動物長0.05米。畫面形象生動,動物具有動感;在中間的一處位於第一處之南側,面積約7平方米,刻有7個動物畫像,為牛羊,驢,老虎,狐狸,一般長約0.06米-0.25米,高約0.05米-0.15米;一處在最南側,面積僅3平方米,21個動物畫像,以駱駝為,頭向一致,展示駱駝在沙漠裡運行的場面,此外尚有馬、牛、山羊、大頭羊、蛇等。

3處的岩畫主要刻劃手法有兩種,一是用平頭鑿或尖鑿只雕刻出動物肢體的輪廓線,勾畫出動物形象;一種是琢鑿出輪廓後通體用尖鑿加以細密的雕琢,成為微淺的陰刻畫面。魯茫溝岩畫全是動物形象,千姿百態,場面宏大,屬唐代遺蹟,1988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盧莽溝岩畫中的生殖圖,採用象徵手法,寓意深刻,是青海岩畫中的珍品。畫面上有一男一女,女為正面圖,雙腿微曲,向兩邊分開,臀部下面的兩腿之間打鑿了一個圓點,象徵女性生殖器。男的在女的左邊,側面繪偉,生殖器很突出。男女圖的下面,用圓點和曲線的集合表示交媾。製作者用「有形」的交媾表達了「無形」的生殖概念,寓意隱約,意味深長,表現了刺激牲畜生產的巫術思維,也反映了吐蕃民族的文化觀念,思維習慣和直觀樸素的表現方法。

盧莽溝岩畫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極高的學術意義,它彌補了遊牧民族居無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獻史料不足的缺陷,豐富了我國古代文化寶庫,留下了燦爛多彩的藝術畫廊。

岩畫距西寧372公里。另在天峻縣魯芒溝內約4公里的東山根,也發現有三處不同形態的獸類岩畫。整個場面以寫實手法反映了高原動物群居生息的場面,作岩畫時間在佛教盛行於當地的元明清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