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迅藝術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是一所藝術學院。在1938年中國共產黨延安創辦魯迅藝術學院,為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的前身。

簡介

魯迅藝術學院成立於1938年,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培養抗戰文藝幹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後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是老延大合併時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

學院1996年恢復重建後,繼承和發揚老魯藝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經驗,堅持「雙百」方針,秉承「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院訓,本着穩定規模、規範管理、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基本目標,弘揚主旋律,努力將地域文化特色與藝術發展趨勢相融合,堅定不移地貫徹以教學為中心的主導思想,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教風學風建設,努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先後榮獲延安大學「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優秀單位」、「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集體」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

沿革

1938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揚聯名發表《魯迅藝術學院創立緣起》,指出「藝術是宣傳、發動與組織群眾的最有力的武器,培養抗戰的藝術工作幹部已是不容稍緩的工作[1],因此創立魯迅藝術學院」。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成立大會在延安舉行,設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3個學系。第2屆起增設文學系,共4個學系。初期學制九個月;後期學制三年。附設文藝工作團、實驗劇團、歌舞團、美術工作團。校訓是「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1943年4月,併入延安大學,就是延安大學魯迅藝術文學院。

魯藝在延安七年,培養了五屆學生(其中文學系四屆)685人。其中文學系179人、戲劇系179人、音樂系192人、美術系147人。

著名人物

茅盾冼星海、艾青、何其芳、張庚等文學家、藝術家曾在這所學校教書[2]賀敬之羅工柳、馮牧、李煥之、鄭律成、成蔭、陳強等文藝工作者是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李煥之等還留在母校教書。

視頻

魯迅藝術學院 相關視頻

永遠的魯藝——紀念魯迅藝術學院成立80周年文藝演出
魯迅藝術學院成立80周年 曾孕育出白毛女與黃河大合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