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鮑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鮑泉(?-551年),字潤岳,東海人也。父幾,字景玄。家貧,以母老詣吏部尚書王亮干祿,亮一見嗟賞,舉為舂陵令。

  • 後為明山賓所薦,為太常丞。以外兄傅昭為太常,依制緦服不得相臨,改為尚書郎,終於湘東王諮議參軍。[1]
  • 代表作品:《新儀》、《奉和湘東王春日》、《落日看還》等。[2]

基本信息

姓名    鮑泉  
字號    字潤岳      
民族    漢族      
官職    尚書郎  
出生地   東海郡(治在今山東郯城縣北)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551年 
所處時代   南朝·梁  
主要作品   《新儀》、《奉和湘東王春日》、《落日看還》    

人物生平

鮑泉,字潤岳,東海人也。父機,湘東王諮議參軍。

泉博涉史傳,兼有文筆。少事元帝,早見擢任。及元帝承制,累遷至信州刺史。

太清三年,元帝命泉征河東王譽於湘州。泉至長沙,作連城以逼之。譽率眾攻泉,泉據柵堅守,譽不能克。泉因其弊出擊之,譽大敗,盡俘其眾,遂圍其城,久未能拔。世祖乃數泉罪,遣平南將軍王僧辯代泉為都督。

僧辯至,泉愕然,顧左右曰:「得王竟陵(因王僧辯時為竟陵太守,故有此稱)助我經略,賊不足平矣!」僧辯既入,乃背泉而坐,曰:「鮑郎有罪,令旨使我鎖卿,卿勿以故意見期。」因出令示泉,鎖之床下。泉曰:「稽緩王師,甘罪是分,但恐後人更思鮑泉之憒憒耳!」乃為啟謝淹遲之罪(「淹遲」即延遲延緩之意。「淹遲之罪」即延誤戰機之罪)。[3]

世祖尋復其任,令與僧辯等率舟師東逼邵陵王於郢州。郢州平,元帝以長子方諸為刺史,泉為長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將宋子仙、任約率精騎襲之。方諸與泉不恤軍政,唯蒲酒自樂,賊騎至,百姓奔告,方諸與泉方雙陸,不信,曰:「徐文盛大軍在東,賊何由得至?」既而傳告者眾,始令闔門。

賊縱火焚之,莫有抗者,賊騎遂入,城乃陷。執方諸及泉送之景所。後景攻王僧辯於巴陵,不克,敗還,乃殺泉於江夏,沉其屍於黃鵠磯。 [3] 

初,泉之為南討都督也,其友人夢泉得罪於世祖,覺而告之。後未旬,果見囚執。頃之,又夢泉著朱衣而行水上,又告泉曰:「君勿憂,尋得免矣。」因說其夢,泉密記之,俄而復見任,皆如其夢。

泉於《儀禮》尤明,撰《新儀》四十卷,行於世。

陳吏部尚書姚察曰:阮孝緒常言,仲尼論四科,始乎德行,終乎文學。有行者多尚質樸,有文者少蹈規矩,故衛、石靡餘論可傳,屈、賈無立德之譽。若夫憲章游、夏,祖述回、騫,體兼文行,於裴幾原見之矣! [3] 

作品欣賞

  • 《詠 梅 花》

可憐階下梅,飄蕩逐風回。度簾拂羅幌,縈窓落梳台。

乍隨織手去,還因插鬢來。客心屢看此,愁眉斂詎開。

  • 《奉和湘東王春日》

新鶯始新歸,新蝶復新飛。新花滿新樹,新月麗新輝。

新光新氣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新綠浮,新禽新聽好。

新景自新還,新葉復新攀。新枝雖可結,新愁詎解顏。

新思獨氛氳,新知不可聞。新扇如新月,新蓋學新雲。

新落連珠淚,新點石榴裙。

史料記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