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鰒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t01769b95ee0e50fa63.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doc/4012288-4209329.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鰒魚

漢語拼音:Fù Yú
別名:鮑魚(《素問》),石決明肉(《本草衍義》),鏡面魚、明目魚(《醫林纂要》)。
性味:《醫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滋陰清熱,益精明目。
主治:滋陰清熱,益精明目。治勞熱骨蒸,咳嗽,崩漏、帶下,淋病,青盲內障。

鰒魚,中藥名。為鮑科動物雜色鮑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皺紋盤鮑H.discushannaiIno、耳鮑H.asininaLinnaeus、羊鮑H.ovinaGmelin的肉。具有滋陰清熱,益精明目,調經潤腸之功效。用於勞熱骨蒸,咳嗽,青盲內障,月經不調,帶下,腎虛小便頻數,大便燥結。[1]

藥性簡介

中文名:鰒魚
拼音:Fù Yú

別名鮑魚(《素問》),石決明肉(《本草衍義》),鏡面魚、明目魚(《醫林纂要》)。

出處《本草經集注》

來源

為鮑科動物九孔鮑或盤大鮑的肉。春、夏、秋三季均可捕捉,以春末夏初最為肥滿.捕得後取肉鮮用,或製成鮑魚乾。

原形態

形態詳"石決明"條。

性味

  • ①《醫林纂要》:"甘咸,平。"
  •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咸,溫。"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益精明目。治勞熱骨蒸,咳嗽,崩漏、帶下,淋病,青盲內障。

  • ①《蜀本草》:"主咳嗽,啖之明目。"
  • ②《醫林纂要》:"補心緩肝,滋陰明目。又可治骨蒸勞熱,解妄熱,療癰疽,通五淋,治黃疸。"
  • ③《隨息居飲食譜》:"補肝腎,益精明目,開胃養營,已帶濁崩淋,愈骨蒸勞極。"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

注意

《隨息居飲食譜》:"體堅難化,脾弱者飲汁為宜。"

各家論述

《本草衍義》:"(鰒魚),肉與殼兩可用,方家宜審用之。然皆治目。"[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鰒魚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鰒魚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