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鸞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鸞鴿

亦稱「倫替鴿」、「羅馬鴿」、「西班牙鴿」、「來航鴿」、「地鴿」。食用鴿的一種。育成於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引進後進行改良,再傳入英國美國。是最早的家鴿之一。2000年前拉丁作家對鸞鴿已有所描寫。標準體型重1000克,特優的可達1500克,乳鴿體重450克。成鴿體長(從嘴到尾部)為50-56厘米,胸圍38-40厘米。由於體型大,懶于飛行,孵化時常會壓碎蛋;尾長,交配時不易受精,因此繁殖性能較差。可用於雜交改良其他食用鴿,以提高商品鴿的體重。羽色有斑、灰、白、黑和褐等多種。[1]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鸞鴿、 別稱: 侖替鴿、侖特鴿,倫脫鴿,來航鴿,西班牙鴿、 界: 動物界、 種: 鸞鴿。。

形態特徵

鸞鴿,身軀龐大寬深,頭頂扁平,喙尖長略彎。鸞鴿頸長粗,背長闊,尾長而圓,大腿豐滿,跗趾和趾較短,分無腳毛和有腳毛兩種。無腳毛的腳色為紅,是最好的。羽毛白色的鸞鴿是其他顏色中的佼佼者。另外,根據眼環的顏色,可判斷鴿子年齡。眼環呈紅色或肉紅色,為成年鴿;眼環呈粉紅色,是青年鴿。

鸞鴿品種
原圖鏈接

鴿子頭頂廣平,身軀碩大而寬深,從喙到尾端長53~56厘米,胸圍38~40厘米,喙碩長而稍彎。成年鴿眼環為紅色或肉紅色,青年鴿眼環粉紅色。侖替鴿頸長而粗壯,背長而開闊,尾長而末端純圓,大腿豐滿,跗趾和趾較短,無腳毛和有腳毛兩種,無腳毛的最好,腳色為紅色。其羽毛顏色較雜,有白、黑、紅絳、灰二線等以白色鸞鴿為最佳。[2]

生活習性

雌雄鴿子共同築巢、孵卵和育雛。鴿子交配後,就會出去尋找築巢材料,構築巢窩。生產性能好的公鴿還具有「逐妻」行為,若雌鴿子離巢時,雄鴿子會追逐母鴿子歸巢產蛋。雌鴿子產下蛋後,雌雄鴿子輪流孵蛋,公鴿每天上午9時入巢孵化,換母鴿子出巢覓食、活動。下午5時母鴿子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9時。就這樣公母交替,日復一日,直到孵出雛鴿子為止。幼鴿孵出後,公、母鴿子共同分泌鴿乳,哺育幼鴿。鴿卵孵化期一般為17天左右,超出這個時間,幼鴿尚未孵出,公母鴿子就會放棄舊巢,另尋新巢產蛋再孵。因此,生產中,若發現超過孵化期還未出雛,應及時取出未孵出的蛋,以便讓鴿及時產蛋。鴿是晚成鳥,與其他鳥類不同,幼鴿剛出殼時,眼睛不能睜開,體表羽毛,稀少,不能行走採食,需經親鴿餵養;;4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活。

鴿子反應機敏,在日常生活中鴿子的警覺性較高,對周圍的刺激反應十分敏感。閃光、怪音、移動的物體、異常顏色等均可引起鴿群騷動和飛撲。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鴿群周圍環境的安靜,尤其是夜間要注意防止鼠、蛇、貓、狗等侵擾,以免引起鴿群混亂,影響鴿群正常生活。鴿子具有很強的記憶力。鴿子記憶力很強,對固定的飼料、飼養管理程序、環境條件和呼叫信號均能形成一定的習慣,甚至產生牢固的條件反射。對經常照料它的人,很快與之親近,並熟記不忘。若平時粗暴地對待它們,往往會不利於飼養管理。鴿子還是習慣性較強的動物,要改變他們的原有生活習慣,需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調適。在鴿子的飼養管理中,應固定日常飼養管理程序和環境條件,以保證有較高的生產效能。鴿子具有強烈的歸巢性。無論家鴿野鴿均具有強烈的歸巢性。一般來說,它們的出生地就是它們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對鴿子來說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時刻都想返回自己的「故鄉」,尤其是遇到危險和恐怖時,這種「戀家」欲望更強烈。若將鴿攜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飛,它都會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歸,並且不願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棲息。

同其他家禽或鳥類相比,鴿子具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性。首先,鴿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鳥類。鴿子性成熟後,對配偶具有選擇性,一旦配對就感情專一,形影不離。不像其他家禽那樣濫交濫配。在同一鴿群中,若雌雄鴿子數量不相等,還可能出現二公或二母的同性配偶。鴿子配對後,公母鴿子都參加營巢、孵化和哺育幼鴿活動。鴿子在喪偶後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重新配對。在生產中為了培育優良品種,提高鴿子的品種質量,避免近親繁殖造成品種退化,可有計劃地人工選配。若雌雄鴿子自由配對後,也可重新拆開再配,但非常費時費力。因此,在育種時,要掌握鴿子的這一特性,儘早制定人工選配計劃,以防自由配對。另外,成年鴿失去配偶後,在發情季節,因性慾強烈,也可能出現亂交亂配現象,這就可能會擾亂鴿群,為了保持鴿群的安靜,可以將發情鴿及時配對,或者暫時將其隔離。

野生的鴿子在條件時宜的情況下,每年最多可以進行8次繁殖,每次都會有兩個小生命誕生。鴿子繁殖的頻率,取決於食物的充足程度。小鴿子大約需要18~19天才能孵化破殼,父母會用一種特殊的鴿子奶餵養小傢伙。剛破殼而出的小鴿子一天之內體重就會增加一倍,不過四天之後才能睜開眼睛。大約兩個月之後,小鴿子們就可以離巢了。

鴿食物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無論是野鴿還是家鴿,均是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主要有玉米、麥子、豆類、穀物等,一般不吃蟲子等肉食。鴿習慣吃生料,人工餵養也可適應熟食。在人工飼養場也可用顆粒混合飼料餵養。

鴿子的活動特點是白天活動,晚間歸巢棲息。鴿子在白天活動十分活躍,頻繁採食飲水。晚上則在棚巢內安靜休息。但是經過訓練的信鴿若在傍晚前未趕回棲息地,可在夜色中飛翔,甚至可在夜間飛。

鴿子具有很強的記憶力,甚至產生牢固的條件反射。對經常照料它的人,很快與之親近,並熟記不忘。若平時粗暴地對待它們,往往會不利於飼養管理。鴿子還是習慣性較強的動物,要改變他們的原有生活習慣,需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調適。因此,在鴿子的飼養管理中,應固定日常飼養管理程序和環境條件。以保證有較高的生產效能。[3]

生理特性

鴿子翅長,飛行肌肉強大,故飛行迅速而有力。鴿類雌雄終生配對,若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很久以後才接受新的配偶。鴿棲息在高大建築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數十隻結群活動,飛行速度較快,飛行高度較低。在地上或樹上覓食種子和果實。在山崖岩縫中用乾草和小枝條築巢。巢平盤狀,中央稍凹,一般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家鴿就是由原鴿馴化的。它的同類野鴿,分布於歐洲、非洲北部和中亞地區,中國見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西部和中部。體長295~360毫米,頭、頸、胸和上背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屬綠和紫色閃光,背的其餘部分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橫斑,尾羽石板灰色,其末端為寬的黑色橫斑,雌雄相似。鴿類均體形豐滿、喙小、性溫順。行走的姿態似高視闊步,並帶有特徵性的點頭動作。

人們利用鴿子有較強的飛翔能力和歸巢能力等特性,培養出不同品種的信鴿。鴿子的歸巢能力指,一幼小的鴿子在一個地方長大後,把鴿子帶到很遠的地方,它仍然能找回它原來的老巢。人類養鴿已有5000多年歷史,形成不少性狀各異的品種。對於鴿子究竟依靠什麼方法識別歸巢方向,還沒有一個定論。磁場說、太陽說、氣味說等都各自有其根據。也許鴿子是在綜合利用這些本領。[4]

營養價值

鴿子的營養價值極高,既是名貴的美味佳肴,又是高級滋補佳品。鴿肉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白含量為24.47%,它所含的鈣、鐵、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E等都比雞、魚、牛、羊肉的含量高。鴿肝了中含有最佳的膽素,可以幫助人體很好的利用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鴿肉里含有豐富的泛酸,防止脫髮、白髮和未老先衰等都有很好療效。鴿肉里含有豐富的軟骨素,可增加皮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可加快傷口癒合。每次半隻(80-100克)天天吃沒問題的!。鴿子肉的脂肪含量僅為73%,低於其他肉類,是人類理想的食品。鴿子蛋被人稱為「動物人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我國民間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

鴿肝中含有最佳的膽素,可幫助人體很好地利用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雖然人們都認為鴿湯、雞湯能補身體,但鴿肉、雞肉中的大量脂肪經煮湯後融化入湯,湯中的油消化不完,便存留在體內。若是孕婦不經常活動,則導致身體發胖、發虛、頭暈眼花。不僅對孕婦不好,長期下來還會對寶寶造成影響。鴿肉中還含有豐富的泛酸,對脫髮、白髮和未毛先衰等有很好的療效。乳鴿含有較多的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加快創傷癒合。中醫認為,鴿肉易於消化,具有滋補益氣、祛風解毒的功能,對病後體弱、血虛閉經、頭暈神疲、記憶衰退有很好的補益治療作用。

相關視頻

肉鴿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觀察家鴿外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