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鴻慶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鴻慶寺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鴻慶寺

地址;義馬市的常村鎮石佛村

時期;北魏(公園386年-534年)中晚期

地位;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鴻慶寺石窟位於河南省義馬市東南14公里處的常村鎮石佛村,依白鹿山,南北一字排開,原有6窟,現存4窟。窟內存有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及後代重修之碑。明碑中所稱「昔公輸子游我韶陽,登此山峰,見山靈林茂,嵯峨沖天,水繞周圍,白鹿銜花稱曰白鹿山,乃佛游之地也。閉山門諭修數龕度金鼓、諸佛像現放佛光喜度眾生」。2001年06月25日,鴻慶寺石窟作為北魏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

詳細信息

鴻慶寺石窟》,位於河南省義馬市東郊7公里處的石佛村,共有六窟。

第一窟:平面長方形,有中心柱。西壁刻佛傳故事,上部刻繪釋迦在菩提樹下,一手支頤,神態安詳;下部是兩位妃子及宮女勸釋迦不要出家的情景。南壁刻一佛坐蓮座上,兩側各有兩菩薩。北壁中間刻浮雕降魔變圖,10餘個魔鬼,手持利器,向佛進逼。兩側各刻一龕,龕內有佛和弟子菩薩,龕外有獸。東壁刻有高大的城樓,上下有菩提樹和身着長衣的人群。中心柱上有佛、鹿及執傘侍者等形象。浮雕構圖嚴謹,雕刻精緻。

第二窟:正壁刻荷花瓣形尖拱龕;左壁一龕刻三坐佛,已損壞;右壁龕內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第三窟;正面刻釋迦坐相,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右壁有三龕,中間大龕為交足彌勒,上有飛天。

第四窟:窟頂刻蓮花藻井並二飛天;正壁刻坐佛五尊;右壁尖拱龕內刻坐佛三尊,龕上刻五尊坐佛;左壁大龕已壞,其上尚有飛天。

第五、六窟尚待清理。

根據文獻記載和造像的雕刻風格,除第四窟為唐代作品外,其餘三窟均為北魏時期作品。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

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後有續鑿。第一窟平面略呈長方形,中有方柱,現多存浮雕,西壁浮雕降魔變圖,群魔飛午手持各種利器向佛進攻,其規模居全國之首;南北兩壁一為健陟惜別,一為釋迦出家浮雕佛傳故事。浮雕構圖之嚴謹,雕刻之精美,堪稱北魏佛教石雕藝術的佳作。第二窟坍塌較為嚴重,南壁龕內坐佛頭、手均有損毀。第三窟與第二窟損毀程度相近,但浮雕維摩變及飛天仍保存尚好。第四窟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有火焰背光,空間有八比丘浮雕,窟頂和四面各雕飛天二身,姿態頗為活潑。

保護範圍

以第五窟為坐標,向東150米至李家大院南北路;向北150米;向西266米;向南220米至澗河北路。

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範圍邊線為基點向北擴300米;向東擴500米;向西擴500米;向南擴1000米;包括白鹿山青牛山鍾嶺山

參考來源

鴻慶寺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的前身,年代更古老神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