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鵲橋號中繼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鵲橋號中繼衛星(Magpie Bridge)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中繼衛星,於2018年5月21日5點28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1]

該中繼星將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的暈(halo)軌道上,主要任務是為嫦娥四號的着陸器和月球車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

名稱發布

2018年4月24日上午,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2],活動主題為「共築航天新時代」。開幕式現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宣布,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為「鵲橋」。

發射背景

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計劃將登陸月球背對地球一面的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由於月球自轉周期與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它只能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這就意味着,在月球背面登陸的嫦娥四號與地球上的測控中心不僅相隔遙遠的地月距離,而且還要隔着月球球體進行通信聯繫。但通信信號無法穿透月球抵達其背面,這就需要中繼衛星的幫助來實現數據傳輸,完成地面測控任務。

項目團隊

探月工程重大專項實施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此次中繼星任務由工程總體及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

工程總體承擔: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

發射和測控任務負責: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

地面應用系統承擔: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設備配置

「鵲橋」裝載有傘狀拋物面天線、測控天線和數傳天線三類低頻射電天線。其中,傘狀天線展開直徑達4.2米,是人類深空探測史上口徑最大的通信天線。它將直接指向月球,與嫦娥四號探測器對接,不僅要將地面的測控指令說給探測器聽,還要聽清楚探測器要對地球說些啥。

「鵲橋」要提供中繼服務,中繼通信分系統是最核心的部分。該系統在地、月、星之間建立了三條鏈路——對月前向鏈路、對月反向鏈路以及對地數傳鏈路。這三條鏈路將能實現「鵲橋」與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雙向通信,以及與地面的雙向通信。

視頻

鵲橋號中繼衛星 相關視頻

嫦娥四號鵲橋號中繼星發射成功
搭建地球與月球的「鵲橋」,嫦娥四號中繼星正奔赴月球背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