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鷓鴣天·插腳紅塵已是顛

《鷓鴣天·插腳紅塵已是顛》是宋代詞人陸游所作的一首詞。上片寫了詞人自責的感慨和近來生活的變化,下片寫了詞人被免官隱居三山時的閒適生活以及覺悟。這首詞描述了陸游被免官隱居三山時的閒適生活,也流露出了詞人內心的不滿。整首詞藝術反襯,正話反說,寄寓了真情深慨。

《鷓鴣天·插腳紅塵已是顛》
唐代大詩人陸游的作品

詞作於乾道二年(1166年),是年作者四十二歲。這一年春,陸游在隆興府任上被免官。他二月初離任,取陸路經臨川、玉山入浙,於五月間抵里,開始了在三山西村的閒居時光。

目錄

作品原文

鷓鴣天[1]

插腳紅塵已是顛。更求平地上青天。新來有個生涯別,買斷煙波不用錢。

沽酒市,采菱船。醉聽風雨擁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見事遲來四十年。

詞句注釋

①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②紅塵:人世、社會。

③顛:通"癲"。

④新來:近來。

⑤生涯:生活。

⑥別:區分,異樣。

⑦買斷:全部買下。

⑧沽(gū)酒:買酒、打酒。

⑨三山老子:作者陸游自稱。三山:山名,在山陰西南九里,鏡湖之濱。

⑩"見事"句:見事:明白事理。陸游被免官居於三山時,年四十二歲,此句說四十年,是舉其整數。

白話譯文

一個人生長在人世間已是夠癲痴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貴、企圖飛黃騰達,那就更加癲痴。最近生活道路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山陰家鄉,自己有一條船,可以在湖面自由往來,不用花錢。

市中買酒,江上采菱,畫船聽雨,醉後披蓑衣而睡。自己真是可笑,長期糊裡糊塗地生活,覺悟時已經遲了四十多年。

作品鑑

開頭兩句,用自責的口吻,抒發憤激不平的感慨。陸游從三十四歲出任寧德主簿開始走上仕途,到四十二歲被免官,八年期間調動頻繁,卻一直未被重用,自然會有滿腹的牢騷。他自已抱怨說,"插腳紅傘"步入官場,這本身就是一個痴呆的人所作出的錯誤選擇,可還想高升,還想被重用,這就像"平地上青天"一樣的不切實際。

接下來的兩句,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新來有個生涯別,買斷煙渡不用錢。"如今被免官,這倒好了,終於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歸鄉閒居。三山、鏡湖自有山水之勝,閒居於此,正如李白所說"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又如蘇軾所說"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前赤壁賦》)。昔賢之言深獲陸游之心,於是發出了類似的讚嘆:"買斷煙波不用錢"。由感慨到讚嘆,這表現了作者初識隱居之樂的一種新鮮的感受。

詞的下片又用具體的生活內容對隱居的樂趣作了一些必要的補充描寫。如果沒有"沽酒市,采菱船"幾句,那麼,前面所說的"別個生涯"和"買斷煙波"就架空。最後兩句是自嘲的話,是照應開頭的自責而說的,說自己不僅痴呆而且還"真堪笑",見事太遲,一直遲了四十午,還不知道生活的道路究竟應該怎麼走,看來,過去的四十年算是白活了。雖然此詞開頭的自責給人一些沉重之感,但寫到最後的自嘲,作者的筆調和心情就輕鬆得多了。

劉師培對放翁詞的總體風格評價是:"屏除纖艷,清真絕俗,逋峭沉都,而出以平淡之詞,例以古詩,亦元亮、右丞之匹,此道家之詞也。"(《論文雜記》)這首詞極其鮮明地體現了該特色。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蔣凡、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白振奎編選《陸游集》:陸游本是一個有着憂國憂民的火熱情懷的紅塵中人,把詞寫得如此有仙風道骨,猶如"熱心人作冰雪支",以冰雪澆火,愈見其內心熾熱的火焰熊熊燃燒。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2]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視頻==陸游的詩詞及風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