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鷺鷥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鷺鷥草(學名:Diuranthera major Hemsl.)是百合科、吊蘭屬的植物,根稍粗厚,多少肉質。葉條形或舌狀,長17-67厘米,寬1.3-3.2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明顯變窄,邊緣有極細的鋸齒,質軟。花葶直立,高30-85厘米;子房每室具4-11枚胚珠(通常為7-8枚)。花果期7-10月。 [1]

鷺鷥草分布於中國四川(南川、木里)、雲南(大理、昆明、馬關、蒙自、思茅、文山)和貴州(冊亨、安龍、貴定)。生長於海拔1200-1900米的山坡上或林下草地。

鷺鷥草的根可以入藥,味甘,性平。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植物學史

鷺鷥草又名鷺鷥蘭。鷺鷥蘭一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云:「鷺鷥蘭,雲南圃中多有之。葉如萱草,翕而皺。夏抽葶,開花六瓣六蕊,瓣白蕊黃,間以細須,志謂之鷺鷥毛,以其潔白纖細如執鷺羽……」據以上所述產地、形態及其附圖,均與鷺鷥蘭相符。

形態特徵

鷺鷥草根稍粗厚,多少肉質。葉條形或舌狀,長17-67厘米,寬1.3-3.2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明顯變窄,邊緣有極細的鋸齒,質軟。

花葶直立,高30-85厘米;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疏生多數花;花白色,常雙生,逐一開放;花梗長6-12毫米,上具一明顯的關節;花被片條形,均具3條脈,長20-23毫米,寬2-3毫米,外輪3片稍窄於內輪3片;雄蕊叉開,花絲長8.5-12毫米;花葯長13毫米,多少呈丁字狀,基部的尾狀附屬物長2.5-3毫米,先端極銳尖;子房每室具4-11枚胚珠(通常為7-8枚)。花果期7-10月。蒴果具3裂片。種子近圓形,種皮黑色,具斑點。

主要價值

鷺鷥草的根可以入藥,味甘,性平。散瘀止痛,止血自生肌。度主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無危(LC)。

植物文化

鷺鷥草花語:連夢中也思念你。[2]

近種區別

小鷺鷥草(Diuranthera minor (C. H. Wright) Hemsl.)和鷺鷥草相似,但較小。葉長15-35厘米,寬7-11(-18)毫米;花梗長6-7.5毫米,上具一明顯關節;花被片長2厘米,寬3.5毫米(外輪)或6.5毫米(內輪),均具5條脈;花葯長約8毫米,基部的尾狀附屬物長1-1.5毫米,先端鈍圓,向上鈎起。花果期8-10月。

南川鷺鷥草(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 Y. Lang)與鷺鷥草和小鷺鷥草相似,不同處在於其花梗上無關節,外輪花被片具5條脈,內輪花被片具3條脈。

生長環境

鷺鷥草生長於海拔1200-1900抄米的山坡上或林下草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較好。

分布範圍

鷺鷥草分布於中百國四川(南川、木里)、雲南(大理、昆明、馬關、蒙自、思茅、文山)和貴州(冊亨、安龍、貴定)。

栽培技術

栽植:鷺鷥草一般於秋季倒苗後或早春未發芽前,結合收穫,挖起全株。從根莖的自然分叉處掰,分成小叢,每叢有芽2-3個。在整好的地上,開1.3厘米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26厘米開穴,深7-10厘米,每穴栽苗1-2叢,蓋土壓緊,再蓋鬆土與地面齊平,最後施人畜糞水,促使生長。

田間管理:鷺鷥草栽後每年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鋤土要淺。春、秋季中除後各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採收加工:鷺鷥草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