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都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都思沃爾特·亨利·梅德赫斯特(英語: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年4月29日-1857年1月24日),舊譯麥特赫斯脫,漢名麥都思,英國傳教士,自號墨海老人,漢學家。

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1796年生於英國倫敦。麥都思在倫敦學會了印刷技術。1816年被英國倫敦會派往馬六甲。麥都思在馬六甲學會馬來語、漢語和多種中國方言,並幫助編輯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9年,麥都思在馬六甲被任命為牧師,在馬六甲、檳城和巴達維亞傳教,並用雕版法和石印法先後印行30種中文書籍。麥都思在馬來亞期間除了發表各種中文和馬來文的傳教冊子之外,還專心研究中國的歷史和文化。1838年麥都思在倫敦發表他的研究成果,一部將近600頁的書《中國的現狀與傳教展望》,向歐洲人深入地介紹中國的歷史和文明。

1843年麥都思代表倫敦會到上海,是第一個到上海的外國傳教士。1843年和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傳教士在上海創建墨海書館,印刷出版中文書籍。麥都思在墨海書館得王韜協助,將聖經翻譯成中文(深文理聖經)。

1845年3月,麥都思在吳淞江畔一個小鎮住宿。第二天,入鄉隨俗,前額剃光,後腦安上假辮子,戴上墨晶眼鏡,身穿中國老百姓的衣服,頭戴瓜皮小帽,褡輪船去江浙桑蠶和茶葉產地,調查桑樹的栽培技術、養蠶技術和採茶、制茶技術,寫出《中國內地一瞥─在絲茶產區的一次旅行所見》一書。

他在山東路一帶建立的倫敦會的分部,包括墨海書館、天安堂和仁濟醫院,被人稱為「麥家圈」。1848年3月,麥都思違反清政府規定至青浦傳教,與當地漕運水手發生衝突,發生青浦教案。1854年八月,與王韜、慕維廉同游蘇州東山,登臨莫厘山最高峰;同年當選為工部局第一屆董事。1856年麥都思離任回國。1857年,在倫敦逝世。

1904年,倫敦會為紀念麥都思,在上海虹口兆豐路(高陽路)設立麥倫書院(麥倫中學)。過去,上海公共租界有一條以他(或其子)命名的馬路——麥特赫斯脫路(Medhurst Road),即今天的泰興路。

麥都思的兒子麥華陀爵士(Sir Walter Henry Medhurst)曾任英國駐上海領事。

視頻

麥都思 相關視頻

《耶路撒冷三千年》: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聖地?
兩大基督宗教融合—天主教和東正教合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