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飯石(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飯石
t01c48e4d5a98274508.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94338&sid=563144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麥飯石

漢語拼音:Mài Fàn Shí
別名:長壽石、健康石、煉山石、馬牙砂、豆渣石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肝、胃、腎經
功能:解毒散結,去腐生肌,除寒祛濕,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壽
主治:癰疽發背,痤瘡,濕疹,腳氣,痱子,手指皸裂,黃褐斑,牙痛,口腔潰瘍,風濕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經衰弱,外傷紅腫,高血壓,老年性血管硬化,腫瘤,尿路結石

麥飯石,中藥名。為中酸性火成岩類岩石石英二長斑岩。具有解毒散結,去腐生肌,除寒祛濕,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癰疽發背,痤瘡,濕疹,腳氣,痱子,手指皸裂,黃褐斑,牙痛,口腔潰瘍,風濕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經衰弱,外傷紅腫,高血壓,老年性血管硬化,腫瘤,尿路結石。[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麥飯石

拼音名:Mài Fàn Shí

英文名:Maifanitum

別名:長壽石、健康石、煉山石、馬牙砂、豆渣石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學大辭典》。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中酸性火成岩類岩石石英二長斑岩。

原形態

石英二長斑岩 為斑狀結構。礦物組成主要為斜長石(Na,Ca)[(Si,Al)4O8]、鉀長石(K,Na)[Al,Si3O8]、石英Quartz SiO2,其次有黑雲母Biotite K(Mg,Fe)[Al,Si3O10](OH,F)2或角閃石(多數是普通角閃石)Hornblende NaCa2(Mg,Fe)4[(Si,Al)4O11]2(OH)2,尚有微量磷灰石等,後生礦物主要有高嶺石、蒙脫石、綠泥石等。岩石呈不規則緻密團塊狀。表面不平整,有黃白色、黃褐色或灰白色、暗灰黑色的斑點狀花紋;明顯可見灰白色大小不等的長石和石英的顆粒;後生礦物則分布在長石、石英、雲母、角閃石等原生礦的表面及其晶粒之間,並可局部集中發育在岩石裂隙中。原岩石質堅硬,因蝕變、風化而變疏鬆。

麥飯石的吸附性、離子交換性等特徵,既取決於上列礦物的種類、數量比,也取決於它們的粒度、表面活化程度等。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常與次火山岩共生。

資源分布:主產於內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遼寧省阜新,天津薊縣、吉林伊通;河南江蘇亦產。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呈不規則團塊狀或塊狀,由大小不等、顏色不同的顆粒聚集而成,略似麥飯糰。有斑點狀花紋,呈灰白、淡褐肉紅、黃白、黑等色。表面粗糙不平。體較重,質疏鬆程度不同,砸碎後,斷面不整齊,可見小鱗片分布於其間,並呈閃星樣光澤,其他斑點的光澤不明顯。氣微或近於無,味淡。

顯微鑑別

  • (1)透射偏光鏡下: 基質微晶斑狀結構。斑晶礦物主要是由斜長石、鉀長石和少量黑雲母組成。基質除上述礦物,尚見到石英和微量磷灰石、鐵礦物等。後生礦物有高嶺土、綠簾石等。
  • (2)斑晶斜長石: 納式雙晶清楚;表面往往被塵埃狀高嶺土和斑點綠簾石交代,光性依然清楚。干涉色Ⅰ級灰。斜消光,二軸晶;正光性。
  • (3)斑晶鉀長石: 邊被塵埃狀高嶺土和綠簾石交代。不均勻消光,近於平行消光;二軸晶;負光性;干涉色Ⅰ級灰。
  • (4)斑晶黑雲母: 呈片狀,已被綠簾石交代。基質礦物成分基本同斑晶。唯有含2%-4%石英。蝕變礦物主要是高嶺土化。

化學成分

中華麥飯石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Al2O3),氧化鐵(Fe2O3),氧化亞鐵(FeO),氧化鎂(MgO),氧化鈣(CaO),氧化鈉(Na2O),氧化鉀(K2O),二氧化鈦(TiO2),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錳(MnO),二氧化碳(CO2),以及氟、硫、鎳、鋯、鍶、鋇、鈷、鉻、釔、鈧、釩、銅、鋅、鈾、釷等微量元素。

藥理作用

  • 1.北票麥飯石粉浸泡的鎘溶液、鉛溶液、三氧化二砷溶液、汞溶液比不用北票麥飯石浸泡的各溶液的小鼠死亡率分別由 100%降至10%、90%降至0%、100%降至70%。
  • 2.用過濾法或靜置法表明北票麥飯石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白色念珠菌、綠濃桿菌均有較好的吸附作用。
  • 3.中華麥飯石水煎液(1:20)0.3ml/10g灌胃,每日1次,連續14天,可使小鼠體重較實驗前平均增長96.75%,為對照組平均增重約1.49倍。
  • 4.中華麥飯石(生或煅)水煎液(1:20)或煅中華麥飯石混懸液0.2ml/10g灌胃,每日1次,連服10天,均顯着延長在常壓缺氧下小鼠的存活時間;水煎液(1:10)0.2ml/10g灌胃,每日1次,連服3天,顯着延長小鼠游泳時間。
  • 5.100%水煎液(相當原藥30g/kg)小鼠尾靜脈注射,72小時後均無1例死亡。

鑑別

  • (1)吸附實驗: 取麥飯石1小塊,置常水中24h,可見到其周圍粘附異物。
  • (2)取本品粉末約1g,加10ml稀鹽酸,浸漬1h,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1ml,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氨試液中和,再滴加鹽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銨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分離,沉澱不溶於醋酸,但可溶於鹽酸。(檢查鈣鹽)②取濾液1ml,用氨試液中和成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鈾鋅試液,即生成黃色沉澱。(檢查鈉鹽)(3)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後蘸取本品粉末,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即顯紫色(需隔藍色玻璃透視)。(檢查鉀鹽)(4)取本品粉末約0.2g,加水2ml溶解,濾過,濾液加0.1%四苯硼酸鈉溶液與醋酸,即生成白色沉澱。(檢查鉀鹽)

性味

甘;溫;無毒

歸經

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

解毒散結;去腐生肌;除寒祛濕;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壽。主癰疽發背;痤瘡;濕疹;腳氣;痱子;手指皸裂;黃褐斑;牙痛;口腔潰瘍;風濕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經衰弱;外傷紅腫;高血壓;老年性血管硬化;腫瘤;尿路結石

用法用量

內服:取1份麥飯石,加6-8份開水,冷侵4-6h飲用,熱開水浸泡2-3h即可飲用,開水煮沸20-25min即可,可連續用30次。外用:適量,研末塗敷;或泡水外洗。

各家論述

《中國藥學大辭典》:大凡石類,多主痛疽。世傳麥飯石膏,治發背瘡甚效。乃中嶽山人呂子華秘方裴員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以重刑,呂寧絕榮望,守死不傳其方,取此石碎如子。炭火燒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十次,研末篩細,入乳缽內,用數人更碾五七日、要細膩如面四兩,鹿角一具,要生取連腦骨者,其自脫者不堪用,每二三寸截之,炭火燒令煙盡即止,為末研細二兩,白斂生研末二兩,用三年米醋入銀石器內煎令魚目沸旋,旋入藥在內,竹杖子不住攪熬,一二時久稀稠得所,傾在盆內,待冷。以紙蓋收,勿令塵入,用時以鵝翎拂膏於腫上,四周赤處盡塗之。中留錢大,泄氣,如未有膿即內消,已作頭即攝小,已潰即排膿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爛落,見出筋骨者即塗細布上貼之,干肌易,逐日瘡口收斂,但中膈不穴者。即無不差,已潰者,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故帛挹干,乃用藥,其瘡切忌手觸動嫩肉,仍不可以口氣吹風,及腋氣月經有孕人見之,合藥亦忌此等,初時一日一洗一換,十日後可二日一換,此藥要研極細方有效,若不細,塗之即極痛也,此方孫真人千金月令已有之。但不及此詳悉耳,又北齊馬嗣明治楊彥背瘡,取粗黃石如鵝卵大者,猛火燒赤。納濃醋中,當有屑落,醋中再燒淬,俟石至盡,取屑日干,篩極細末,和醋塗之立愈,劉禹錫傳信方謂之鍊石法,用敷瘡腫,無不應驗。[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麥飯石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麥飯石中醫世家